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牛年正月初一,清晨5时,在西安过寒假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刘佳又一次被自己的生物钟唤醒,浏览着手机里阿根廷学生们发来的祝福信息。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刘佳和相隔2万多公里的阿根廷学生们一直上网课。他们共同的牛年心愿,就是早日相聚在课堂。

  “早上5点叫我起床”

  刘佳所在的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由中国暨南大学与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联合建立,去年8月开始线上授课。因为疫情再加上两国11个小时的时差,中国老师和阿根廷学生们便延续着一早一晚“披星戴月”的网课生活。

  “Siri,明天早上5点叫我起床。”为了不耽误北京时间早上6点的网课,刘佳每晚都会为自己设定两个闹钟。

  “曾经在阿根廷教了三年中文,现在因为疫情暂时去不了,那里的一切就成了我的想念。”尽管几乎每天5点起床极具挑战,但在刘佳看来,早点起床,泡上一杯阿根廷人喜爱的马黛茶,似乎就能和阿根廷学生们融入同一个时空,多少弥补了未能在教室上课的遗憾。

  阿根廷律师马丁娜·耶菲兹是刘佳带的众多新生中的一位。

  耶菲兹很早就开始喜欢中国文化,去年1月便把学习中文纳入了新年计划。新冠疫情暴发让耶菲兹学习中文的计划差点儿落空,看到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开到了家门口,她兴奋不已。

  “我毫不犹豫立刻报了名。中国文化对我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吸引力。想要了解它,第一步当然是学好中文!”耶菲兹就这样成为了这所孔子学院第一批初级班新生。

  生日“云祝福”

  网课学习对耶菲兹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去年8月11日开学第一天,她早早做足准备等在电脑前,不过在开课前却开始感到了一丝紧张。

  “大家都说中文很难学,不知道能不能学好。”后来,她发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孔院老师们授课很有一套,不仅开发出一些小游戏来帮助新生巩固知识,还在课外为学生们组建了即时聊天软件WhatsApp答疑交流群。耶菲兹也因此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大家相互鼓劲,学习气氛便更加浓厚了。

  9月22日是耶菲兹的生日,去年这天她独自在家照常上课。正在上课时,爸爸为她送来了生日蛋糕,令她既惊喜又感动。重回网课的耶菲兹恰巧被刘佳提问,她只能如实告诉刘佳“开小差”的原因。

  得知这一缘由,刘佳立刻在屏幕上用汉语拼音写下“生日快乐”,课上的其他同学也为耶菲兹送出“云祝福”。

  这样有爱的祝福录进了那节网课里,也暖进了耶菲兹的心里。

  牛年的共同心愿

  尽管第一阶段中文课程已经结束,耶菲兹还是会不时打开录屏课件,巩固复习,同时也期待着新学期的开始。

  孔院的网课让耶菲兹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但她仍然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可以在线下见到一直未曾谋面的老师和同学们。

  “在线学中文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但还是期待着能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耶菲兹还希望能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国际法课程,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所以我会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下一阶段的中文课程”。

  在新录制的一个短视频中,刘佳对两万公里外的学生们说:“希望疫情之后,能够早日赴阿根廷与你们面对面交流中国文化。”(记者:陈瑶、席玥、倪瑞捷;视频:田睿;编辑:王申、刘冬杰、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