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在家吃饭、自己做饭,不知不觉中引发饮食新潮流。无论动手腌制泡菜,还是尝试新的食物搭配,疫情期间吃什么似乎已不仅仅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另有其他意义。
据美联社报道,德国厨师阿娜斯塔西娅·沙罗沃经营的烹饪网站因疫情走红。疫情暴发后,人们对腌制食品兴趣大增,无论韩国泡菜、日本豆面酱还是德国酸菜,似乎都有兴趣亲手制作。网站在疫情暴发前不久开设的教授自制腌制食品专栏大受欢迎。
沙罗沃说,首先人们在疫情期间最关心健康。其次,随着居家时间延长,人们希望尝试制作一些做起来较为耗时的食品,而制作腌制食品极大满足这一心理。此外,她认为,腌制食品是一种“社区活动”,通过视频或社交媒体与亲友交流如何腌制食品,能够增进人际交往。
还有一些人在疫情期间喜欢上新口味食物,从饮食中探寻到新意义。
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日裔混血女子安妮·阿尔德雷特在疫情期间发现日本传统食品纳豆的魅力。她现在几乎每周都要吃纳豆,并自创多种食用方法:抹在烤面包上、煮在汤里……她说,每次吃纳豆都感觉不错,不仅因为纳豆有多重健康功效,还因为这种食物让自己更接近血脉根源。
感染新冠病毒后,纽约居民梅丽·弗格森的味觉和嗅觉受损。几个月来,她逐渐能区别甜、咸、辣等味道,但却难以体味大部分食物滋味的微妙差别。原先喜欢的一些食物如今对她来说不再那么诱人,但梨却让她重享吃的乐趣。
她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一口咬下一个多汁、红润的梨,终于品尝到甜味和淡淡的酸味。这是一种深沉的体验,让我珍惜以前勉强可以接受的食物。”(袁原)【新华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