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遂旺

  农历辛丑年,让一个“牛”字冲天。

  2月10日,记者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楼甲骨纪事展厅,1100多平方米的大厅,庄严神圣,墙壁上展示着甲骨文图片,展柜里陈设着刻有文字的30多块甲骨片。

  有一个橘黄色的展板格外醒目,一张巨大的甲骨图片上,印有一个书本大小的甲骨文“牛”字,旁边还配有一个现代汉字“牛”。“不加旁注,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牛’字。”一位游客说毕,逗笑了周围的观众。

  农历牛年,凡是游客走到此处,都会不由地驻足细细品味,拍照留念。“甲骨文的‘牛’,是个象形字。你看,牛头部是简笔画象形,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边向上弯立的两竖表示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评价,“3000年前的古人太有智慧啦!”

  “牛”可以说是殷商时期最为重要的牲畜,甲骨文中很多关于牲畜的字,都带有“牛”字偏旁。在展厅里,记者看到一个“牢”字。导游说:“牛在殷商时期不属于野生动物,是圈养牲畜,从这个‘牢’字就能看出来。在打猎的内容中,没有牛的踪迹。”

  在甲骨文“牧”字面前,“大家看,这个甲骨字右边中的‘牛’字,就是指代的家畜中的牛,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边是一个甲骨文字中的‘又’字,像手形,表示用手做动作,上边是一个符号特征,表示树杈或者绳鞭。从甲骨文的‘牧’字来看,当时是放养牛群。”导游津津有味地介绍。

  “目前,殷墟甲骨文的‘牛’字有3000余见。甲骨文记载‘牛’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祭祀,相比于羊、猪、狗等其他祭牲而言,‘牛’字不止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数量大,可以成百上千。”安阳师院研究甲骨学专家韩胜伟博士说。

  在展厅里记者还听到一则王亥牧牛的故事。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牛很多,但尚未被驯服,还不能为人做劳役。面对这种情况,一位名叫王亥的部落首领想到,牛和马样子差不多,如果让它替马拉车,从此就不必为此问题发愁。后来,他找到了刺穿牛鼻子良法,牛被驯服,开始拉车、驮物,进行农耕。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还有许许多多“牛”的故事。看罢展览,记者与众多游客一样,心中顿时对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牛”字,燃起了无限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