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樱花开了,我就回家”
2021年2月1日,农历新年的前十天,距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王利华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办公室,开始复查病人信息。12个小时,入户检测,集中取样,这是王利华最近一段时间每天的工作状态。
自去年12月14日北京发生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疫情以来,截至1月24日,北京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745.843万人份。在高效率检测的背后,像王利华这样的医务人员功不可没。
39岁的王利华已经从事了8年的社区护理工作,她今天的工作计划是为3个隔离家庭进行咽拭子和肛拭子的样本采集。大多数隔离的人都需要接受此类检测。
“我工作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与病人沟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一些人可能会对我们产生误解,甚至生我们的气,他们可能从网上听到一些谣言而拒绝配合。”
除了告知隔离者即将进行的检测外,王利华还需要消除隔离者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一名男性隔离者在进行肛拭子检查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王利华悉心地向他解释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王利华的老家在湖北黄冈,是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疫情第一次在我的家乡发生时,我感到担心和无助,真的很想回家看看父母,但作为专业医务人员,我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在北京工作,抗击病毒。”
如今又一年过去,王利华依旧没能回家过年。“我感谢每一位在家乡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那里帮忙的医务工作者。我想,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在疫情期间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在做的。”
但王利华的父母觉得她的工作既忙碌又危险。由于繁重的工作,王利华瘦了20多斤,她决定不跟父母视频聊天,而是用打电话的方式联络感情,因为她担心自己脸上的疲惫会让父母更担心。
休息时,王利华打通了家里的电话:“妈,今年我不能回家了,这里需要医务人员。”
“那你照顾好自己,给你还留了好多你爱吃的东西。等能回家了妈妈想好好看看你。”
“等樱花开了,我就回家。”这是王利华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她相信那时候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新发地,我们拿这儿就当家一样”
搬玉米、开货车、打电话……2月2日的新发地市场,李长平一整个上午都在搬运货物,忙得顾不上喝水。
这是李长平来北京的第八个年头了,却是他头一回没回家过年。然而他非常支持就地过年的提议。
“今年家乡那边的疫情也有点严重,等疫情结束了,再回家。”
把海南等南方省份发来的玉米销往北京各大超市,是老李每天的工作。“我们每天能卖三四车,一车大概也就是五六万斤,一天销售预估在20万斤左右。”
“新发地,我们拿这儿就当家一样。”的确,和李长平一样,很多蔬菜经销商们都与新发地市场共命运。去年6月,老李所在的公司遭受了来自疫情的突然打击,10多个大货车上的货品全部被销毁,里里外外损失近100万,“后来说给公司补钱,大概能补20多万,但我们老板没要,他说之前在新发地挣到钱了,现在新发地有难,这钱不能要。”
现如今,新发地市场缓过来了,在附近租房的几个哥们,准备一起做顿丰盛的年夜饭,热热闹闹地在除夕夜团聚、唠嗑,“就像在东北过年一样。”
“也就三十儿能休息一天,初一初二就基本开始卖货了!”已经五十多岁的老李不爱歇着,忙忙碌碌一天才让他感觉充实和自在。“国家提倡就地过年是对的,对咱个人有好处,还便利了咱市民生活。”
唯一让李长平挂念的是在老家的小外孙女,视频里小女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目光。
“跟孙女视频完啥感觉?”工友问。
老李嘿嘿一笑:“幸福的感觉。”
“能在出行方面作出一份贡献,我觉得也是特别有意义的”
长春大哥王雪松,是一名“斜杠中年”。他不仅是一位专车司机,还是一名影视制作人,他创作的微电影《司机老王》荣获北京市文联2020年抗疫主题创作优秀作品。
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影视作品。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此后几个月里,为防控疫情,大部分人大大减少了出行次数,这其中也包括不少司机师傅。
运力少、无人出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需求,为鼓励司机出车,王雪松独立创作了微电影《司机老王》,讲述疫情下滴滴“逆行人”的故事。
在2021新春来临之际,为了保证节日期间市民用车需求,“司机老王”主动选择留京过年。“能在出行方面作出一份贡献,我觉得也是特别有意义的。”
七日内核酸证明、单单消杀、每单出示健康码……疫情当中对网约车的严格要求无形中给司机们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那也得严格遵守,这是对乘客负责。”
作为专车队队长,王雪松工作非常努力,也一直相信榜样的力量。他想给儿子做榜样,也想让父母放心他现在的生活。
“这个社会一点都不乱,大家都是有条不紊地去在做自己的工作。不管是疫情也好,还是灾难也好,坚守自己的职业并把它做完做好,就是榜样和贡献。”
采访当天晚上,王师傅给自己放了个小假,他和车队朋友们一起过小年去了。
华灯初上,这座城市即将入眠,但支撑这座城市运转的责任与爱却从不入眠。
(责编:苏缨翔、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