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早一分钟打通“生命通道”

  ——记河南救援队赴山东栖霞笏山金矿抢险救援

  □河南日报记者谭勇

  “‘生命通道’被打通的那一刻,所有河南救援队队员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2月5日,回忆起救援时的场景,河南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队长,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姬玉平仍然心绪难平。

  参与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的河南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河南救援队”)是一支功勋救援队,曾参与完成了河南巩义大峪沟煤矿透水事故、山西平定古州伟峰煤矿透水事故、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等多起矿山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

  “河南救援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快速反应、冲锋在前,只为早一分钟打通‘生命通道’,在参与现场救援工作中贡献‘河南力量’。”姬玉平说。

  1月20日16时20分,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接到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关于协调河南救援队参与救援的电话指令,河南救援队同时接到国家应急救援中心事故现场指挥部有关指令。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使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马上行动、全力以赴。”省应急管理厅、省煤田地质局迅速对救援工作进行部署,专门成立救援指挥部,由姬玉平带领技术专家组立刻赶赴现场。技术专家组于1月21日4时抵达1000余公里外的救援现场,用时不足12小时。

  救援离不开设备。救援指挥部高效协调救援装备,救援队队员迅速集结,1月22日下午3时30分,由钻井、地质、定向、水文、泥浆等专业2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救援队随同救援装备顺利抵达救援现场,为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姬玉平和教授级高工王新敏、高级工程师刘国卫等技术专家组成员及时与现场指挥部沟通对接技术方案。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河南救援队具体负责12号排水孔钻孔施工任务。技术专家组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和矿井布局,根据以往救援实战和钻探经验,做好科学研判,反复优化方案,最终确定将全孔直径444.5毫米调整为开孔444.5毫米、终孔215.9毫米的排水孔。报经现场指挥部同意后,救援队队员迅速投入战斗,按照具体施工方案,积极调配专用装备,为安全科学开展救援工作做足了前期准备。

  时间就是生命。1月23日早上,笏山事故现场寒风凛冽,12号排水井施工现场却异常忙碌。指挥吊车、摆放钻具、安装设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仅用5个小时,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到位;15时8分顺利开钻,从人员进场、设备安装到开钻仅用9个小时;17时30分实现直径444.5毫米钻孔钻至22米一开完钻。

  1月25日,接到应急指挥部的撤离指令后,河南省非煤矿山救援队技术科科长孙文国迅速联系运输车辆,并向救援指挥中心报备车辆信息,组织人员及车辆有序安全撤离。1月27日4时,所有参与栖霞救援人员及救援设备物资有序安全返回山西晋城基地,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河南救援队队员充分发扬优良作风、凭借技术优势,为高效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现场指挥部和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对河南救援队这样评价。

  “这次事故救援,河南救援队有经验,也有遗憾。”救援虽然结束了,姬玉平却有自己的思考,“为进一步做好类似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下一步,我们会坚持平战结合训练模式,重视钻井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力量统筹,加强快速钻井技术攻关,切实提高应急救援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