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甘孜2月4日讯2月4日下午,甘孜州两会“局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樱、州司法局局长昌呷次称、州农牧农村局局长杨林、州林草局局长王军“组团”接受省、州媒体采访。通过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让“局长通道”堆满干货,全是得民心顺民意!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业经济工作,事关全州“十四五”整体发展,事关全面建设美丽生态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战略全局。州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现代工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实现绿色工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用“锚定目标”“抢抓机遇”“四个着力”三组词语来阐释我州发展绿色现代工业体系的思路和目标。

  2021年我州将锚定“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的目标,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藏铁路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以“大建基地、建大基地,大建产业、建大产业,大引企业、引大企业”为工作思路,紧扣州委工作部署,围绕打造“两集群、两中心、两基地、一平台”的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实施制造业崛起、产业链补短强弱、新基建制造赋能、项目建设提升“四大工程”,在着力完善“6+1”现代工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下功夫,推进工业经济质量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产品特色化。

  “力争三大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9%、7%、20%以上,水电消纳市场交易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飞地’园区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原矿处理量达150万吨、水泥产量达100万吨。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我州通过依法治州战略,提升了全民守法意识,请昌呷次称局长介绍一下我州实施依法治州战略以来,有了哪些变化?依法治州战略如何与创建全国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州有机结合?

  近年来,通过全方位、高质量、多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法律服务需求。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是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州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0多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100多个,并在白玉亚青寺、色达喇荣寺和五明佛学院、道孚灵雀寺和铜佛山觉姆寺等重点寺庙建立了法律服务阵地,同时1400多名法律服务人才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全州2100多个行政村。二是形成了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覆盖州、县、乡、村和寺庙,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免费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上万人次,解答各种法律咨询上千件次,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三是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立1个州级、18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系统,配备自助服务终端,以“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利用18个县(市)法治微信公众号、600多个村级法律服务微信群,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仅从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这“三大平台”,全州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00多件,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80万元;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近万件;办理公证2300多件;办理司法鉴定20多件;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上万人次。

  当前,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最核心的就是依法治理,而支撑依法治理的核心就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承担着基础性和保障性任务。

  下步,我们将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以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为导向,加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阶段跨越,切实发挥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创建中的重要作用。顺势而为夯实根基,因地制宜彰显亮点,优化服务资源供给。进一步丰富法律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打造平安甘孜、法治甘孜“金字招牌”,向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甘孜日报记者提问:目前我州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情况怎么样?如何做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近年来,我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据重点推进和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质量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试点乡村振兴战略,累计建成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115个,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试点村138个。先后命名两批次州级先进县(市)7个、乡镇30个、示范村218个;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4个、示范村54个。

  接下来我州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健全落实防治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涉农资金整合与管理使用,突出抓好扶贫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等工作,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技员、高素质农民、农村经营主体带头人,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甘孜州作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如何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我州将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做好“治林理草、显山露水、冰天雪地”绿色文章,优化“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格局,通过“三围绕三精准”,持续巩固我州生态环境最大优势、扛起生态保护最重职责。

  何谓“三围绕三精准”?

  一是围绕示范定位,在管护上精准发力:我州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和“16条措施”,依法管护森林9578万亩、天然草原1.42亿亩、湿地1091.4万亩;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做好76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不断压实“六包”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人为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的“双底线”;持续推行林长制,构建“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管护机制,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4.8%。

  二是围绕治理修复,在建设上精准发力: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持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突出抓好理塘海子山、石渠长沙贡玛、草原鼠害治理、长江上游防护林等区域性生态保护工程,高质量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三是围绕产业发展,在质效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森工资源优势,探索组建森工集团,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经济林营。按照“六大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发展要求,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立足“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定位,深度挖掘林草产业优势,做优做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是我们的天然职责、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