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弋实习生熊珂

  春节将至,又到了备年货的时间,各大博物馆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蹭”起了春节的热度,推出了文创年货系列产品,惹得大家纷纷下单,给自己的牛年春节增添了一抹文化的气息。然而就在此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年货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有网友发现,其中许多元素都是来自于墓道和墓砖,把守护墓主人的门神贴到家门上,非常不合时宜。这究竟怎么回事?

  博物馆春节文创产品到底多受欢迎?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到了春节总是要贴春联的,如果贴上清朝五帝写的福再配上乾隆的行书五言联,格局立马就有了。从网友评论看来,与众不同和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博物馆文创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记者登录电商平台看到,故宫博物院文创店推出的这款“故宫万福迎祥贺岁套装”颇受网友喜爱,一套88元,月成交7554笔,可以说是相当优秀的数据了。

  不仅如此,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新春年货礼盒销量也十分可观,尽管遭到网友质疑,但总销量还是高达11824个;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莫高春晖礼盒加入了敦煌壁画元素,总销量1986个;苏州博物馆的一团和气年货礼盒则比较有趣,除了常见的春联福字外,还加入了糕点,也是别出心裁。

  除春联和福字外,各大博物馆也推出了许多有趣的春节文创产品。例如河南博物院就在此前爆火的考古盲盒中加入了吉语“花钱”,名为“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红包”,在原本盲盒基础上,额外加入一枚花钱,是额外的春节礼物。

  不过,当1月27日记者再次在国博天猫旗舰店铺搜索新春年货时,显示该商品已下架,并换成了其他题材的新春年货礼盒。

  为什么说博物馆文创会忽略节日氛围?

  对国博文创年货提出质疑的是知名历史博主@青年考古学生。他指出,国博只是介绍了门神创意,只是告诉公众门神是取自五代彩绘贴金武士浮雕石刻,并没有说明石刻是出自王处直墓道前室,原本是用来保护墓主人的,也没有说明剪纸贴花的元素是来自成都扬子山汉墓墓砖。

  “这个设计团队可能在意大利和德国拿了很多奖,但在中国,大过年的往大门上贴墓里的东西,真是盖了帽了我的老ba-by。”他表示,这说明了主要是文创开发忽略了context(气氛),还有春节本身的context,所有的文物图像沦为了符号,这是文创开发的通病。

  观点一出,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古埃及教宗认为,大部分古埃及文创不是墓中壁画就是墓里的随葬品,反正这些本来寓意是好的。@杭听闻表示,王处直那个守墓武士石像全球独此一份啊,辨识度足够大了。稍微长点心眼的也不会拿这个来看大门。@金沙洲菜农说,出自于墓室的物品,很多可能是生者在世时就喜欢使用和欣赏的。只是生的环境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看不到了,只能在墓室里发现而已。

  文物真的有“气氛”一说吗?文物与文创相割裂的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带着问题,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对知名历史博主@考古小队长进行了专访。

  在@考古小队长看来,文物是存在气氛的,墓主人随葬的物品,一部分是他生前的日用器具,另一部分则是明器,有人忌讳,也有人不在意,所以在他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推出文创产品时要把文物元素背景说清楚,愿者买,不愿者回避。

  “在开发文创前一定先弄清文物的背景,看到底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寓意,而不能仅仅因为好看和独特,就直接开发。”他举例,就好比汉八刀玉蝉,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如果做成吊坠就不合适,因为那是给死者塞在嘴里或者握在手里的,有它独特的意义。但具体到每个物件在当时的作用,还是要结合具体的考古材料。

  他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博物馆文创人员与考古存在脱节,尽管大学里博物馆专业也会上考古课,但是很多文创都是外包的,业务人员一般不会从事文创开发,因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博物馆文创中得到什么?

  经常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为什么我们要不遗余力开发博物馆文创?买文创和去博物馆看展有什么区别?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办主任赵慧。

  在宋华看来,文创开发是想让大家通过文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追求,从而感知到更多的美,而不局限于这件文物本身是从哪里来的,即便是用明器开发的文创产品,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些文物元素看到先民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从而增强对过去的一种仰视和敬畏,增加文化自信。

  “就好比河南博物院以四神云气图为元素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尽管它是梁王汉墓中的壁画,但我们更想讲的是四神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站在四神的角度开发,把敦煌美学展示给世人。此外,四神云气图体现了当时道教悠然自得的文化,也是当代人追求的宁静致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丧葬文化可以给很多活着的人传递信仰。

  宋华说,尽管很多文物都是随葬品,但是不能因为它曾是随葬品我们就不敢去做,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和创新,应该从中跳出来,更多地去思考文物体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但是,我们在文创开发时也一定要注重专业性,避免不合时宜的东西。至于从文物中提取的文物符号,应当多向公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赵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墓葬中的文物还是传世的文物,我们更多地应该去考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因此在做文创开发时,很少会去考虑它的出处,更多的是想展现出这件文物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但是像春节这样的节点,还是要稍微规避可能会给公众带来困扰的问题,所以文创开发和文物蕴含的氛围还是要一分为二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