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李丹摄影报道)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十四五”发展目标作了量化、具体化,提出五大类21个主要指标,其中明确提出,四川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21年工作任务时指出,要牢牢兜住基本民生,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同时,报告用了较大篇幅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事项,强调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并从加强川渝协同联动、强化极核和主干功能、抓好成渝主轴发展、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目前两地的重中之重。”四川省政协委员,中航安盟总裁阮江说,要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青年大学生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又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此,阮江提出建议,以服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切入点,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议政府要为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阮江介绍,尽管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较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在开始思考支持政策,但配套措施、规章制度的落实还不到位,“建议加强金融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平台。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方便之门。减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手续办理,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创造更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氛围。此外,要加强政府、学校、企业的协同合作,结合大学生创业前期、中期、后期的不同需求,提供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阮江建议,第二个方面是要支持高校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配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是狭义地指导学生如何创办一家企业,如何创造商业利润,而是培养大学生在未来个人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创新创业素质。因此,要支持高校发挥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创业教育投入,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包括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校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创设计等创业热点方向的专家、教授,有创业相关方向研究和实践的校内讲师和辅导员;同时,对创业师资队伍开展创业教育相关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协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风险评估、创业指导、项目管理等多元化服务,为青年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搭建快速成长通道。
“第三个方面的建议,是推进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发展联盟。”阮江说,建立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协同机制和发展联盟,推动劳动力调查协作,同步收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求职者求职信息,共享企业用工监测信息,联合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项行动和招聘活动。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创业博览会、创业大赛、创业项目推介会等专项创业活动。推进成渝两地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行动,共享实名登记数据,两地毕业生同等享受对方就业创业服务、重点帮扶、权益保护等扶持政策,分享岗位信息,联合组织专场招聘会,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此外,阮江还建议,以四川重庆青少年基金会牵头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救助绿色通道,推动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提质提升。通过川渝两地青年联合会建立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信息库,完善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诉求平台,以川渝省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主牵头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大学生困难就业创业救助子基金,开展分层次分类的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救助援助行动;突破高校制度枷锁,释放人才创业热情;引育高水平技术服务机构,为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公共化服务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功成才。
(海报制作:乔永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