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祁思元本报通讯员葛高远
伊川县白沙镇焦王村,有一位坚持开“小处方”的村医樊石滚,他坚守乡村51载,每天接诊上百人,平均单张处方10块钱,用一颗医者仁心守护了村里三代人。
“乡亲们最怕的事,就是他退休”
2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焦王村卫生所,只见门口停满车辆,院内排着长龙。
专门从汝州赶来给孩子看病的王帅伟一家正耐心排队等待:“都说樊大夫医术好,不仅十里八乡,就连洛阳市区都有人慕名前来看病。”
在约5平方米的诊室内,樊石滚正认真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他的诊台上,只有一个血压仪、一叠药方笺和一支笔,连个水杯都没有。原来,他只要一坐到诊室,基本上就没有空闲,所以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几十年了,身体有啥不舒服,第一时间就来找老樊‘招招’,他看病俺最放心!”74岁的乔九成指着墙上的二维码说,“那是老樊的微信,有啥事可以随时找他。”
村里人都知道,一年365天,除了大年初一上午,啥时候来敲门,吃住都在诊所的樊石滚夫妇准会应门。不仅如此,樊石滚每天早上5点还带领村民晨跑锻炼;每个月利用午饭时间,到42户贫困户家中义诊;每两个月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更是挨家上门量体温,帮助村里消杀防疫……
乔九成感慨:“樊大夫可是俺焦王村的福气,乡亲们最怕的事,就是他退休。”
“几块钱能解决的,绝不能让人家多花钱”
“樊大夫的医术和医德一样好,药方很少超过10块钱,村里人都叫他‘10元小处方良心村医’。”村民焦巧峰拿着新开的药方说,自己一家四代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先来这看看。
在药房,樊石滚的小女儿樊伊品正忙着划价取药。她告诉记者,父亲看病有几个原则,“几块钱能解决的,绝不能让人家多花钱”“没钱看病买药的,也先让人把药带走,等药钱送来,再把存着的药方销掉。”
记者看到,在药房的抽屉里,有厚厚一摞药方,最早的一张是1989年的,最近的一张是当天的,上面的金额多的有几块钱,少的只有几分钱。
“这400多张药方,是多年来乡亲们就医时,钱不凑手打的欠条。”樊伊品说,以前对父亲并不理解,但看到病患对父亲的赤诚和感激,听到父亲“医者父母心”的教诲,想到父亲数十年来的坚守,樊伊品在高考报志愿时,还是选择了医学专业,大学一毕业,就直接回了村卫生所。“全村乡亲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能学以致用,守护他们,我觉得值。”樊伊品说。
“只要力所能及,就一直为老百姓服务”
“从赤脚医生到当地名医,一生守护几代人……”这是樊石滚荣获河南省“十佳最美基层医生”称号时的颁奖词。
“坚守乡村51年,被村民称为‘10元小处方良心村医’……”这是樊石滚入选2021年1月“中国好人榜”的事迹标题。
提起这些荣誉,樊石滚笑得有些腼腆:“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看病。人这一辈子只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够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乡亲们不再为看病犯愁。”樊石滚说,他只想守在基层,踏踏实实做一名“小处方”村医,守着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守着“只要力所能及,就一直为老百姓服务”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