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重大项目应保尽保,6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被列入全国推广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全省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领跑全国……2月1日,全省自然资源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自然资源工作谋篇布局。
生态修复,添“一抹绿意”
常州望星谷,原先是一处废弃矿山宕口,寸草不生。如今,望星谷里度假酒店、房车营地、户外拓展基地一应俱全,森林覆盖率达80%,更有了“南山小氧吧”的美誉。
常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废弃矿坑和荒山的地理条件、结合南山地区独特的地貌景观和文化资源,望星谷所在的戴埠镇先后引进投资2.8亿元,打造独特的文旅景观,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向“绿”而生,我省正努力绘就一幅以绿色为底的美丽新画卷。“十三五”以来,我省建立了省级生态保护修复储备项目库,共入库121个项目,省级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77个,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7593.86公顷,投入资金约30亿元。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是2020年江苏构筑“生态美”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一环。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实施意见》;全国第一家上报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第一批实现成果封库,获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出台《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管理办法》……过去一年,生态修复的“江苏做法”形成可复制的“江苏经验”。
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工作将更加系统有效,耕地资源将得到更加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也将明显好转,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将初步形成。未来五年,江苏自然保护地面积比例不低于6%,海洋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新增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135万亩。
空间优化,绘“一张蓝图”
“一山二水七分田”的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以此为空间规划的工作本底,我省形成“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2019年10月出台意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整合为统一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解决规划期限不对应、规划内容不一致、规划依据不相同的难题。
目前,我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也已形成草案。据介绍,我省建立一项制度、一套政策、一套标准的“三个一”工作体系,全省53个市、县(市)全部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苏北各市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成果并入库,苏南苏中各市基本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工作。同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印发、《关于加强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出台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统筹下好“一盘棋”,协力绘出“一张图”,“十四五”时期,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将更协调优化,江苏将更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会议提出,在不远的将来,全省南北差别、“两心三圈四带”总体空间架构初步建立,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将基本形成。
资源盘活,利用效率再攀高
去年上半年,新沂市又有12家低效用地企业完成处置,释放土地313亩,盘活房产6万余平方米。靠着土地增量、存量挂钩,把盘活存量作为新增用地指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省想方设法盘活低效用地。
去年,全省供应土地67.6万亩,同比增长11.77%;出让土地40.12万亩,同比增长15.52%;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省处置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16.39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07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供地增存量比为35:65,活化了土地要素流通和再配置;盘活存量围填海空间4.57万亩……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江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高分答卷”。
今年,我省将继续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上做文章。会议勾勒了“十四五”时期土地集约的方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将达21%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重要矿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6%以上,新建矿山全部落实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记者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