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胡旭阳 李丹 实习生 刘文玉 摄影报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党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走深走实的重大行动,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我省在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21年工作安排时强调,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并从加强川渝协同联动、强化极核和主干功能、抓好成渝主轴发展、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一年多来,四川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一核两中心两地’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川渝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与重庆协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经济法律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司马向林表示,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变化,“我省应积极应对开拓创新,通过增强错位辐射能力等举措,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新格局,这次会议我也带来了相关提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形成成渝两地一盘棋思维。”为此,司马向林建议,要强化统筹协调,实现错位互补发展,在产业布局、交通规划、创新创造、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实现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司马向林表示,同时,要强化核心带动,突出辐射促进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大型城市只有成都、重庆,与大型城市云集的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相比,不具有多点开花的条件。因此要强化核心带动,突出辐射促进作用。最好的发展模式就是以“圈心”入手、突出主“线”、以线带“面”,通过强化发展城市核心区,进而带动周边副中心城市发展,借鉴京津冀模式的成功经验,避其所短,最终促进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此外,为提高成渝经济圈的辐射能力和强化辐射半径,考虑经济总量与京津冀等经济圈相比相对较小的情况,成都可以主动提出“西成战略联盟”从外部吸引西安融入成渝经济圈范围,稳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外向拓展,构建跨越秦岭的“西成渝”铁三角经济圈,从而带动沿线的老工业基地德阳、绵阳、广元和汉中的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大大增加经济总量,还将利用老工业基地之间的互补优势消化剩余产能,激发工业融合而产生的聚变反应式的内生动力,从而真正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020年12月的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强调,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司马向林也建议,强化特色差异,发挥两地比较优势。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要突出成渝两地的特色,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绽放式发展。
司马向林说:“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四川应主动向前看,在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同时,用未来三十年的战略眼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吸引西安融入成渝经济圈等具体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开创后疫情时代成渝经济圈建设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