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开行的省际公交成为三地融合的“加速器”。1月30日,相关部门统计公布,去年一年,示范区5条公交线路累计发送客车50517班次,累计发送乘客63.8万人次。
截至目前,长三角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61条。一条条毗邻公交线路的开通,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增进了区域沟通衔接和有效融合。
示范区里轻轻松松“串门”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横跨沪苏浙,涵盖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
去年11月9日,连通上海市青浦区和苏州市吴江区的康力大道—东航路正式通车。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后,打通的第一条省际断头路。自此,从吴江汾湖到青浦金泽的车程由过去的40多分钟缩短到5分钟。
原先要绕行沪青平公路的省际公交示范区1路,路线随之进行优化调整。“线路走向调整为由东方绿舟站起经沪青平公路、东航路、康力大道、芦莘大道至汾湖汽车客运站后,示范区1路线路长度缩短了大约6公里。”经常乘坐这条公交线路来往的乘客李康大赞出行体验感在提升,“示范区1路线路长度缩短了6.2公里,单程行驶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35分钟左右,每日班次由32班次增加至40班次,发车间隔由50-60分钟缩短至25-40分钟。”
打破省际壁垒,畅通出行网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目前开通了5条省际公交线路,另有示范区2路,往返黎里旅游集散中心和上海东方绿舟站;示范区3路,连接了西塘古镇和上海东方绿舟站;示范区4路,从吴江第五人民医院到上海大观园;示范区5路,由黎里旅游集散中心直达西塘古镇。
“以前从黎里到西塘,坐车转来转去很麻烦,公交车直达后,轻轻松松就能游古镇。”日前,记者在吴江黎里乘坐示范区5路实地体验,同车游客李秀介绍,在西塘乘示范区3路还能再去上海看看古镇,最后乘公交回黎里,“一波操作横跨苏浙沪三地,十几元路费就能完成‘串门’。”
苏浙沪毗邻地区地理相近、人文相亲,景区繁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有黎里、西塘、朱家角、金泽4个。得益于示范区5条公交线路跨界串连、组线成网、统一服务,消除了毗邻地区原先公交线路在设置上的“各自为政”,直接串连起三区三古镇,接轨了上海地铁17号线,能够直截了当满足群众旅游观光、通勤购物等各类出行需求,大大拉近三地的时空距离。
据交通部门统计,示范区5条公交线路开通以来,客流量一直在增长,去年一年累计发送客车50517班次,累计发送乘客63.8万人次。
空间距离压缩后心理距离更近
乘坐省际公交C3线来往于昆山和上海,日复一日,住在昆山的肖勤对沪昆同城化的感受越来越明显,“上班,回家,感觉就像在同一个城市。”
“目前,昆山开通运营C3线、C5线、C6线、C7线等4条省际毗邻公交,为昆山连接上海交通网络建立了快捷的通道。”昆山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科长徐悦介绍,昆山与青浦、嘉定签订道路对接及公交客运衔接合作备忘录以来,倡议推动沪苏昆跨区域、跨部门一体化联动战略合作。其中,锦淀公路对接青浦崧泽大道项目建成通车,成为长三角首个通车的“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曙光路对接复兴路项目建成通车后,沪昆两地规划对接“断头路”贯通8条。
1月30日上午,一辆皖牌照新能源公交车在南京地铁S9号线石湫站停靠。
“2元钱,40分钟就从博望到了石湫,再转地铁就能一路到达南京市区,确实很方便!”来自马鞍山的林凤说,“自这条公交线路开通后,每天两地往返,节省了不少交通成本。”
从马鞍山博望至溧水石湫距离18公里,沟通两地的省际公交运行用时约40分钟,公交车每天两地对开,每班次均间隔20分钟。
“男朋友在南京,博望到石湫虽然距离不远,但毕竟跨省,以前往返经常坐三轮车,冬天冷得不得了。”乘客黄静感叹,“现在坐着公交车舒舒服服往返,空间距离压缩,心理距离也近了。”
溧水石湫—马鞍山博望是截至目前南京开通的第9条省际毗邻公交。除此之外,浦口区中心医院到宁滁换乘中心,油坊桥地铁站到界牌,高淳到狸桥,金牛湖地铁站到天长,高家冲地铁站到和县金盾停车场等省际公交开行以来,深受两地群众欢迎。
“南京已开通的9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方便了居民跨省出行,加快了南京都市圈城市交融,提升了南京首位度,推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介绍,下一步,将立足基础性、衔接性、便捷性和保障性,统筹运力资源配置,推进线网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区域交通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长三角省际公交走向规范
省际公交有序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网体系日益完善,群众出行越来越便捷。
“大力发展省际毗邻公交是落实交通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现实表明,毗邻公交线路的开通,切实加强了区域间的沟通衔接和经济社会的有效融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局长宋国森介绍,截至目前,长三角累计开通毗邻公交61条,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开通5条。从各省市开行情况来看,沪苏之间18条,苏皖之间19条,苏浙之间10条,沪浙之间9条,浙皖之间5条。已开通的长三角毗邻公交,采用的是班线公交化和公交两种运营服务模式。
“毗邻公交是高水平互联互通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群出行服务网络的主要环节,有效保障了毗邻间居民的出行服务,提高了毗邻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华设设计集团副总裁范东涛看来,毗邻公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体现出“大民生”的特性,有促进城市群“大融合”的效应。长三角毗邻地区地缘近、人缘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本身交往密切。毗邻公交的陆续开通,以“长三角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切口突破行政区域间的交通瓶颈、促进要素流动,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毗邻地区的公交能够有效、持续、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根据三省一市任务侧重,由上海市交委正在牵头起草《关于促进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客运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不久出台。
业界专家认为,省际毗邻公交融合了班线客运和城市公交两种方式的特点,在开行频率、车辆配置、沿途设站、票制票价、补贴方式和安全监管等多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一套系统、完善的服务规范来促进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对此,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编制的《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已通过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立项,今年上半年有望公布。
“其中明确了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客运服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对长三角毗邻公交客运服务从总则、管理制度、线路、车辆、场站、人员、服务、安全、服务评价与投诉处理等9个重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华设设计集团江苏省城市客运研究中心主任魏海磊表示,相信该规范的实施能够进一步规范省际毗邻公交运输服务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的出行服务,加速“一体化”融合迈向新境界。记者 梅剑飞 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