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平

  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强度日益加大,疫情防控更不能放松。作为群众看病就医和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我省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做得怎样?近日,记者走进郑州多家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科学分流安全就诊

  “进入院区请扫码并主动出示,不能扫码人员请登记……”1月25日早晨8点,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东门入口处,患者排队进入。记者看到,十几个印有二维码的指示牌摆放在过道周围,指示牌上方架设的小喇叭循环播放着扫码提示和健康防护提醒。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未扫码人员要登记)、通过红外线测温,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后,方可进入医院。

  “目前全院共设扫码测温点13个,认真落实‘一人一码一测温’要求,把好入院的第一道关口。”该院医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在人流量集中的门诊东区、门诊西区、急救中心3处分别设立预检分诊处,经过体温检测、预检分诊“初筛”,发热病人被统一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将对发热病人再次进行细化分流,中高风险地区发热病人和普通发热病人分别在不同区域就诊,所有患者均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挂号、检验、交费等诊疗活动全部在发热门诊完成,严防交叉感染。”工作人员说。

  像这样严把“入门关”、做好科学分流的防控措施,已是医院的常态化防控举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还独立设置了儿科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专用卫生间等。

  在多家医院门诊候诊区,记者看到,“间隔就坐”“保持安全间距”等宣传标语很醒目,多数患者都能自觉遵守执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医院增设了老年人“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登记工作,方便老年患者就医。而对于一些不能扫码、病情危重的患者,由家属、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扫码、登记后,可顺利入院就诊。

  提倡视频探视

  1月24日下午3点10分,原本是家属探视时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通过手机视频,联系上了患者王先生的家属,完成视频探视。“病区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医院谢绝探视住院患者,提倡家属视频探视。”该院医务处负责人说。

  “谢绝探视住院患者”,这是所有医院明确规定的“硬杠杠”。此外,住院病区实行24小时出入管控,对住院患者严格实行“一人一陪一证”制度,住院及陪护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患者住院证上必须有“患者已采集”章和“陪护已采集”章才可办理住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需凭腕带进入,陪护人员刷陪护卡、核验身份后才可出入。

  病区防控措施也有升级。目前各医院住院病区专门设置有应急隔离病房,出现发热患者、疑似病例时能及时隔离留观、开展多学科会诊。

  坚持“人”“物”同防

  根据我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的要求,各家医院正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采访中,多家医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院所有职工均已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郑州市中医院全部医务人员已完成一轮核酸检测,医院还将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院前急救等重点岗位医务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河南省胸科医院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院内食堂所有采购的食材必须可溯源,后勤管理部门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做完核酸检测才能上岗。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就医服务质量不能“打折扣”。为方便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妇产检等需要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的患者就医,河南省人民医院明确规定,这些患者首次核酸检测阴性后,再次到医院进行复诊和治疗的,经过预检分诊和医师问诊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不需要反复进行核酸检测和CT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