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31日讯(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余开洋报道)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聚焦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和三大先导性产业。省人大代表、民盟省委直属巴中总支副主委、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饶勇表示,“巴中市属全国六大绿茶主产区之一,土壤无污染,适宜发展高品质茶叶。”

  据悉,巴中市茶叶种植面积2019年已达28.5万亩。引进培育茶叶加工主体62家、专业合作社75个、家庭茶场96个、种茶大户3200户,带动全市新建初加工厂31个、标准化厂房4万余平方米,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茶园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已显雏形。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4家,有1家跻身“四川省十大茶企”。

  饶勇表示,茶产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巴中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据了解,巴中市依靠茶产业实现137个贫困村、4.1万人稳定脱贫,户均增收3000余元。

  加大研发力度解决茶产业较突出品种问题

  虽然,巴中的茶产业有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各类问题,就此饶勇都提出了相关建议。

  为解决巴中市茶产业较突出的品种问题,饶勇建议加大研发力度。“巴中可依托地方特色种质资源,重点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普查、资源圃与母本园建设、新品种选育、适制性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快繁技术、机采茶园、水肥一体化、夏秋茶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到茶产业,饶勇侃侃而谈。

  同时,饶勇建议系统开展茶树本地茶树资源的普查,建立地方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圃,着手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登记工作。坚持“先试验示范,再引进推广”的原则,充分考虑茶叶市场特点、消费习惯、适宜加工种类等综合因素,科学引进优良品种。各级财政从产业发展资金中预算茶产业发展科研专项经费,用于茶叶品种选育、技术集成、技术培训、示范推广。

  突出发展重点解决管理措施不到位问题

  “目前,巴中茶产业在保持面积合理稳定适当增长的同时,工作重点要放在现有茶园的提质增效上来,建立可持续、高质高效、面向市场的产业发展机制。”饶勇建议,“还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定型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幼龄茶园管理技术,确保幼龄茶园齐苗、壮苗,实现投产、丰产,解决管理不到位问题。”

  “还应推行老茶园更新改建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升级,提倡通过更换品种或树冠更新、土壤改良、肥水调控等配套技术,解决措施不到位问题。”饶勇告诉记者,为确保鲜叶质量,建议300亩左右茶叶基地布局一个标准化加工厂。并加快培育引进制茶及深加工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茶多酚、儿茶素等功能成分提取,开发茶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支柱性产业

  饶勇表示,提出优化生产规模、创新经营模式、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等建议,旨在解决产业链不完整问题。“一个茶叶企业的生产基地控制在300亩以内,一个专合社吸纳成员不超过10个家庭茶场,一个家庭茶场经营茶园在30亩左右。大力推广机采机收机制、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饶勇说。

  对此饶勇还建议巴中应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茶场”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主要负责精深加工、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加工营销环节,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生产组织、技术支持等组织服务环节,家庭茶场专注精准施肥、病虫防治、高效采摘、精细修剪等生产管理环节。让茶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发挥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利益连接作用。

  同时,以土地为基础,产业为纽带,采用签订合同订单、互相投资入股、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将企业、合作社和家庭茶场等产业主体联结在一起,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和利益链,着力把茶产业打造成巴中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支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