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为何事故频发

  近年来,我省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多发趋势。特别是去年年末,我省农村发生了多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下,正值隆冬时节,雨雪冰冻及大雾、团雾天气明显增多,更是给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加之临近春节,广大农民的出行需求旺盛,各种出行类型相互交错,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形势严峻。

  车祸猛如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多,在农村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多。每一起车祸,伤害的都不是一个家庭。如果广大农民朋友平时都能稍微增加一点交通安全意识,认真遵守交通规则,许多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在农村道路上酿成的交通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但仔细梳理发现,它们又都有着相似之处。

  目前,长期在广大农村生活的多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许多留守老人都承担着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的任务,虽然都是六七十、七八十岁的年纪了,他们一般都有一辆电动三轮车或者电动自行车。他们几乎不懂交通法规,开起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来,丝毫不落后于年轻人。有的在公路上突然掉头,有的长期占用快车道行驶,甚至还有的非常冒险地让七八岁、十多岁的小孩代驾,错误地认为,自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会骑电动车、开农用机动三轮车,是一种莫大的能耐。

  有些农民总爱图省事,几家的小孩拼凑在一起坐一辆电动三轮车去上学,严重超载。一些农村驾驶员认为在乡下公路上行驶,喝点酒或疲劳驾驶无妨,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根本碰不到交警,万一真的被交警查扣,大不了找人托关系,再把人、车放出来。同时,由于以罚代法现象的存在,导致不少驾驶员在交通违法后,交警部门罚过钱就将他们放走了,由此也使部分驾驶员逐渐形成交通违法后却满不在乎的恶习。还有少数年轻人开起车来互不相让、互相超车,谁也不肯示弱,把礼让三先完全抛到脑后。部分驾驶员认为发生个小事故无所谓,反正车子交的有保险,出了问题用不着自己掏钱,因此开起车来就放松了警惕。甚至有一些驾驶员的驾驶证是掏钱买来的,根本没进驾校学习过,就在路上开起车来。在农村的多个地方,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几乎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村级“交通劝导站”只是上级检查时挂上个牌子而已。同时,农村的很多道路路口没有警示牌和警示线等提醒标志。

  面对这些交通安全隐患,只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许多都可以预防在先。最主要的是,一定要让交通安全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交警部门应该深入乡村,来到群众的家门口,教群众如何保障道路安全和行车安全。真正发挥乡村交通劝导站、交通劝导员的作用,让群众能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交通劝导员应该对违章车辆和人员,真劝导、真阻止,从源头上预防,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交警部门的执法力量应该适当重心下移,加大公路巡查密度。规范交警执法行为,努力杜绝以罚代法现象,对违法违章的驾驶员必须依法处理,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之。在恶劣天气下,参照高速公路管理办法,适当对农村道路的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同时,交警部门可利用各种交通广播、手机短信和微信传媒手段引导驾驶员依法行驶、避开复杂危险路段、时段等。对农村婚丧嫁娶人员较为集中、车辆较多且邻近公路的场合,乡村交通劝导站及交通劝导员一定要事先做好预案,做好车辆交通疏导工作,保障全过程有人值守。

  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工程,不是交警部门一家就能办好的事情。因此,需要县乡党委政府、乡村道路管护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向一切不文明行车行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说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才能得到有效排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才会明显减少,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