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崔文通讯员崔立峰文/图

  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位于焦作市中站区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前身是1919年英国福公司为了掠夺中国煤炭资源建造的王封矿,也是1925年焦作煤矿工人举行反帝大罢工的始发地。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这五个大字在王封矿楼顶上格外红艳。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不论是从1922年派党员深入矿区成立工会组织到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煤矿工人大罢工,还是从市场经济时期的改制到新时代的战略重组,或是从废弃矿井到建成3A级景区……这座百年老矿变化都很大,但唯一不变的是“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焦作煤矿工人因大罢工获赞“特别能战斗”

  为声援五卅运动,争取自身利益,1925年7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焦作矿区以王封矿、李封矿煤矿工人为主的1.1万名煤矿工人,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的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资本家全面答应罢工条款、矿工无一人牺牲的胜利。

  据了解,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从此,一代又一代焦作煤矿工人,在“特别能战斗”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始终走在国家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前列,书写了百年焦煤的辉煌历史。

  从矿井到景区,“特别能战斗”精神再放异彩

  回看焦作煤矿百年的发展,不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民族抗战提供能源、在解放战争中支援解放事业,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都证明了焦作煤矿工人是一支当之无愧的“特别能战斗”的矿工队伍。如今,王封矿这座百年老矿正以转型促“嬗变”,再次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在王封矿大井小巷风情街,临街景观墙以井下起伏的煤层为背景,墙上镶嵌着铁锹、镐头、风钻、废旧的矿车车轮、电机齿轮等工业元素,老煤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红、黄、蓝、灰的“集装箱”色彩对比强烈,手绘艺术创作立体、形象,有趣又好玩。“有创意,很有看头,这里已成为焦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驻足欣赏的市民说。

  “2019年,顺应焦作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我们确立了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工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方向,利用井架、坑口电厂遗址、铁路专线等老工业元素,正式开始打造集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保才说,“秉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王封矿在改革中浴火重生。企业得到了发展,职工得到了实惠。”

  王保才表示,景区创建半年后,即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该景区接待游客达到50多万人次。未来,伴随着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将逐步呈现更多焦作“特别能战斗”的故事,让人们品味更丰富的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