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田宜龙 祁思元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雪娜

  亮点提示:

  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民生福祉的重要实事。洛阳老旧小区怎么改?因民所需、因地制宜成为改造“法宝”。

  洛阳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把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环节,邀请群众“列菜单”,“一楼一策”定制改造方案;创新“微改造”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做到“硬件”“软件”一起做,“里子”“面子”一起改,内外兼修,突出文化属性,使老旧小区“逆生长”。③9

  “现在不光改造了水电路,还增加了足球场、篮球场、日间照料中心,几十年的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了运动智慧型小区。”1月22日,在洛阳市洛龙区洛钢南院小区,说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居民张玲称赞连连。

  洛阳是老工业城市,洛钢南院小区建于“一五”期间,红砖墙的工业建筑风格,反映了洛阳钢厂在大炼钢铁时代的情景。

  “去年在确定该小区改造方案时,按照原貌喷涂红砖墙样式真石漆,增加景观小品、楼道彩绘等文化长廊,在保护其工业元素同时彰显文化底蕴。”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

  “这样精细的微改造,看着美观,住着舒心。”张玲说,小区改造提升了老房子的功能,保留了“红墙青瓦”的面貌,增强了小区居民的归属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惠及洛阳23万余户群众。2018年以来,洛阳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实行“一院一策”,创新“微改造”理念,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虽然是在数九寒冬,但在西工区九都路11号院,60余户居民的心里却是暖意融融。

  “以前逢下雨就蹚河,路面坑坑洼洼,外墙老化脱落,电线私搭乱拉,我都打算搬出去住了。”58岁的住户王彦玲心直口快,但提起小区现状,瞬间笑容满面,“现在的11号院,仿唐风格外立面古朴典雅,外墙加装了保温层,还新加装了电梯,像换了新房一样,周围的邻居可羡慕了!”

  九都路11号院建于1982年,因建成时间长,基础设施破旧,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是老年人。

  “为解决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将居民最期待、最急需的领域纳入改造范畴,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听取民意。”西工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办公室主任胡太奎介绍,通过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形成设计方案,并多次召开业主代表恳谈会,因民所需完善提升。

  11号院的蝶变并非个例。2020年,洛阳市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科学制定改造方案,重点对水电气暖、雨污分流、三线入地、公共停车、电梯加装、日间照料等16项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社区居民过上“幸福新生活”。

  仅2020年,洛阳市共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2288户,超额完成了重点民生实事确定的32421户改造任务,超过年度计划目标3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洛阳市政府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还将充分结合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城市书房建设、“乐养居”建设、停车场改(扩)建等相关项目建设,通过探索推广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加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治共享,谋划落实改造“后半篇文章”,将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