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剩余群众如期脱贫,已脱贫群众的攻固提升,确保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今年第一书记轮换时,我又一次向组织申请继续留任,立志彻底改变贫困山村的贫困面貌。”

  讲述者 卢氏县朱阳关镇河南村第一书记 张冠军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乡土的情怀深深根植于我的血脉。2010年河南省选派第一批第一书记的号令一出,我就踊跃报了名,被组织派到卢氏县任驻村第一书记,已整整十个年头。

  我第一次驻村的村子位于豫陕三县交汇处,素有一村通三县之说,全村山大沟深,居民组分布在20多条沟叉中。

  记得我第一次入村时,老天爷就给我来个“下马威”。特大洪灾后,山体滑坡,道路堵塞,无法通行,我下车徒步行进2个小时翻山越岭走进了村子。

  入村走访查看灾情时,村干部刘小东骑车带着我,两次翻进泥窝里,两个人都成了泥人。刘小东不好意思的说:“张书记,都是我骑车技术不好,弄了你一身泥。”我从泥窝里爬出来,笑着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啥苦没受过,这不算啥!”

  驻村第一件事,我每天带着村里的灾后照片,到发改、扶贫、交通、水利、通讯等部门,挨个去“拜访”。当第一个道路项目开工建设时,群众自发排起长队,放起了鞭炮。

  在项目竣工那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拄着拐仗来到村里,从口袋里掏出两包方便面和五个鸡蛋说:“张书记,要不是你,我们这路还不知道哈时候才能修好,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我第二次驻村的村子是卢氏县朱阳关镇河南村,这里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四处都是山。

  我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遍了全村农户,摸清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如何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基础保障。当务之急是,如何把国家的好政策给群众落实下去,我决定从“最难啃的硬骨头”下手。

  滕银锁,是河南村里的一位重度残疾人。我第一次去他家时,就吃了闭门羹。打电话不接,上门走访,嫌耽误他的时间,有群众就说,滕银锁要是能脱贫,太阳都打西边出来了!

  我不信这个邪。那段时间,我就利用晚上或吃饭时间坚持每天去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帮他打扫卫生,跟他聊天,讲解扶贫政策,动员他发展食用菌。他缺技术,我就带着他去参加技能培训;他缺资金,我就帮他申请扶贫贷款,慢慢地,藤银锁被我的真诚彻底打动了。

  滕银锁说,我就是一块石头,也叫张书记给暖热了,我干。第一年,他种植了1万袋,净挣4万多元。尝到甜头后,第二年发展了2.8万袋,还养了6头猪,年纯收入10多万元。被卢氏县评为“脱贫攻坚奋进奖”。

  脱贫、奔小康,靠什么?一靠特色产业,二靠集体经济。

  发展产业需要资金,我带领驻村队员,对全村362户农户,进行信息采集,建立信用档案,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积极联系金融机构,动员贫困群众开展小额贴息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全村小额贴息贷款累计发放172笔821万,户贷率达到72%。我利用市派第一书记扶贫专项资金修建100吨冷库,有效解决了群众鲜菇储存难问题。

  目前河南村香菇种植量由原来的200万袋发展到600多万袋,产值达4000多万元,年纯收入2400多万元,仅这一项产业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7万元。

  采访整理: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