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郭丁然/文受访者供图

  近几年来,我省在大数据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大数据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未来金融领域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多年前就率先在金融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省人大代表、中原银行行长王炯带来了他的建议。

  打通数据孤岛,优化本地大数据生态

  “从大数据在国内外发展和应用的实例来看,发展大数据普惠金融是重要的切入点。”王炯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2021年将开启普惠金融服务的新周期,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会持续加码,带动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白皮书》显示,在重点行业应用方面,广东、浙江位于全国前列。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广东、山东名列前茅。然而,我省在这两方面均排名靠后,大数据基础环境建设和行业应用发展空间巨大。

  王炯认为,现阶段我省金融大数据应用面临数据资产管理水平不足、行业标准缺失、数据孤岛尚存和政策保障仍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制约着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打通数据孤岛,推动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要从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强化统筹管理和加大资源投入等三方面入手。”王炯表示。

  比如,以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为基础,共同完善统一化数据资源体系,持续丰富数据来源,进行脱敏式集中管理,夯实普惠金融多元化、精准化的大数据基础。

  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中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其推出的永续贷,让客户在手机上就能办理房产抵押贷款,2分钟在线申请完毕,3分钟知晓审批结果,最快1天内实现贷款到账。

  在第四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中原银行“数字化房产抵押贷款产品——永续贷”项目被评为优秀案例。

  王炯表示,未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对C端、B端和G端的客户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向以开放银行为载体的商业模式创新转变。

  在服务C端客户的新模式方面,可以通过现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逻辑来构建开放银行模式。相关方可以在平台上相互赋能、相互支持,形成开放、共生、共享、共赢的商业生态。

  在B端客户服务模式方面,改变原有的单一企业客户服务模式,通过构建产业互联网发展平台,并基于客户的经营和交易数据,通过智能化手段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商业银行规模化服务企业客户的能力。

  未来,商业银行服务政府(G端客户)的模式,将由过去更多提供融资、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向和政府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通过构建多生态的共存、共享模式,实现为政府提供全方位、便捷优质的“金融+非金融”服务。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十四五”开局之际,中原银行也制定了自己的五年规划,将围绕“贴近百姓、服务实体、助力小微、上网下乡、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王炯介绍:一是数字化转型成果凸显,业务结构显著优化,打造全行业数据银行的标杆形象;二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接近优秀城商行平均水平;三是打造特色鲜明、客户为本、科技制胜、以创新领跑的优秀商业银行。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中原银行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创新能力打造方面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