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村,从同济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又攻读了博士……省政协委员李芳的个人经历,让她格外关注乡村振兴这个话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李芳建议,加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加速推动人才回流。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

  人才“回得来”却因“用不好”而“留不住”

  “从全省情况来看,目前整体人员回流呈现良好态势。”李芳说。

  据她介绍,2019年,我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5.67万人,带动就业124.06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149.79万人,累计带动就业902.19万人。

  截至2020年11月底,河南新增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15.07万人。

  但是,李芳注意到,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紧缺,返乡的高素质人才,因缺乏扎根下去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发展机制等综合要素,“回得来”却因“用不好”而“留不住”的情况还很普遍。

  李芳表示,要克服乡村振兴人才回归的障碍和阻力,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优化乡村振兴人才环境。

  建议加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结合自身企业在“引凤回巢”上的一些经验,李芳建议,加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各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整合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等平台,打造综合性返乡入乡创业孵化载体。

  在她看来,实施“双创”支撑平台项目,引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承担相关公共服务事务,有利于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

  在创业融资支持方面,李芳认为,可以放低对返乡创业者的贷款门槛,提供额度小、期限长、利息低的贷款;同时整合各类发展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返乡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建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分担基金,提高返乡创业的金融可获取性,降低返乡人员创业风险。

  李芳建议,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承担相应创业培训任务。鼓励各地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各类创业培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使乡村振兴基础性人才的培育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