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因为其未知性而深受广大年轻人的追捧。外表千篇一律、平平无奇,内在却蕴含宝藏、丰富多彩。@一亿河南人,年度盲盒“大礼包”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1年1月18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一份报告就是政府对人民的一份沉甸甸的承诺,蕴藏着2021年乃至“十四五”、15年即将实现的小确幸、小目标。大河报记者从报告中找出与你息息相关的内容,组成河南2021年度盲盒“大礼包”,由软萌又智慧的顶端新闻“代言人”小章鱼作“导游”,带你拆盲盒,找答案!

  盲盒1>>

  回顾2020年

  全省GDP增长1.3%左右减税降费近800亿元

  章鱼小哥:恭喜你,第一个就抽到了超级“回忆杀”大盲盒,2020年咱河南人为啥收获满满,往下看就明白了!

  报告:【2020年】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

  1亿河南人民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省减税降费近800亿元;

  省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超1万亿元;

  剩余3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预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2%;改造老旧小区76万户;

  优良天数增加52天,增幅全国第一;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7957.6亿元,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盲盒2>>

  回顾“十三五”

  过去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

  章鱼小哥:2020年的“回忆杀”不够嗨?试试回顾上一个五年我们干了啥!报告:过去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居中部首位;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郑州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财政民生支出累计3.5万亿元;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所有县市均有1所公立医院达到二级甲等。

  盲盒3>>

  2035年远景及“十四五”

  “十四五”,河南生产总值拟再迈上两个新的大台阶

  章鱼小哥:恭喜你,抽到“彩蛋盲盒”!别看我只是个“外卖小哥”,但我送来的不是热腾腾的盒饭,而是美滋滋的未来!未来已来,跟我一起看咱河南2035年远景目标是啥!

  报告:《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坚持“两个高质量”,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

  报告:【“十四五”】河南生产总值再迈上两个新的大台阶、年均增长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

  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

  内需潜力充分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广泛弘扬;

  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生态保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

  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设深入推进!

  省长说:“这些目标顺应了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业绩!”

  盲盒4>>

  GDP

  2021年的“小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章鱼小哥:哎哟,不错哦,你抽到了咱河南今年的“小目标”。小数字背后有大文章。

  报告: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

  盲盒5>>

  对外开放

  力争今年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直达线路超过10条

  章鱼小哥:河南不沿边、不靠海,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外开放?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开放的河南欢迎您!

  报告:

  【“十四五”】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全面推动“四路”联动互促、融合并进,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汇流涌聚,加快航空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升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

  【2021年】推进“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发展,巩固提升郑州—卢森堡货航品牌优势,深化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力争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直达线路超过10条,依托内河港口创新发展河海联运。完善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稳定外贸增长势头。

  解读:“‘走出去’+‘引进来’开创了河南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是河南经济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王英杰博士认为,“走出去”以“四条丝绸之路”核心,打造陆空海全方位、立体化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格局,推进河南对外贸易的做大做强。在王英杰看来,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是河南对外开放的亮点,也是比较优势所在,完善与优化二者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河南对外贸易增长的稳定势头。

  王英杰认为,我省“引进来”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为核心,通过“四条丝绸之路”的联动与融合,促进全球生产要素在河南的集聚,提升河南利用外资的质量。同时,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便利投资与贸易,对河南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有双重促进作用。“总体而言,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才能巩固河南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打造河南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盲盒6>>

  创新

  “十四五”,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

  章鱼小哥:恭喜你,抽到“彩蛋盲盒”!章鱼小哥我要变身了。坐上宇宙飞船,我就是整条农业路最帅的仔。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未来我省将如何破解创新难题?

  报告:

  【“十四五”】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100家创新龙头企业,争取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

  【2021年】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算力支撑作用,在精准医学、生态保护、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实施10项以上超算创新生态专项。加快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等项目建设,重点在地下工程装备、光通信、诊断检测、高端轴承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集群。推动黄河实验室建设,在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水沙科学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挥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推广“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运行模式,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转化通道。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原始创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智慧矿山成套装备、小麦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创新整体效能。

  解读:“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关于创新方面讲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是基于河南科技创新的基础、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战略部署。”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认为,这部分内容抓住了河南创新的优势领域,明确了河南创新的战略目标,强化了河南创新的激励机制,奠定了河南科技创新定位。

  涉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联动方面,报告提出“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的新模式。在宋向清看来,这既是科技服务产业的新探索,也是科技产业化、科技市场化的新尝试,必将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形成河南科技创新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这个增长率是很高的。”宋向清认为,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政府这一政策未来在经费筹措上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说明河南已经真正把科技创新当作振兴中原的第一要务,值得特别点赞。”

  盲盒7>>

  “米+井+人”

  断头路、低等级瓶颈路,今年将推动改造

  章鱼小哥:恭喜你,又一个彩蛋盲盒。章鱼小哥要自驾游咯,看我河南交通四通八达,此处忍不住想高歌一曲:“啊~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报告:

  【“十四五”】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现代化机场群建设、铁路网拓展、公路网提质、内河水运畅通、枢纽场站提升工程,“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

  【2021年】持续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推动普通国道省际路段、断头路、低等级瓶颈路等改造建设。

  解读:“十三五”时期,“米+井”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米字形即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综合运输主通道,井字形即大广、二广、晋豫鲁、沪陕等“井”字形综合运输侧通道。“十四五”时期,在原有基础上,我省将谋划新增北沿黄、宁洛“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

  大河报记者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构建“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是我省未来立体综合交通的未来规划。在现有高铁“米”字形通道和高速“井”字形通道的基础上,规划新增由宁洛通道和北沿黄通道构成的“人”字形通道。这进一步密切我省与黄河流域其它省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等沿海地区的联系,形成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

  建成后,郑州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洛阳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完善,沿黄高速及跨河通道布局更加合理,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连通更加便捷,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进一步完善,有力服务支撑“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交通强国,全面适应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

  盲盒8>>

  都市圈

  今年将推进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章鱼小哥:我省目前已经有了郑州、洛阳俩都市圈,区位很近,定位不同,如果城市之间也有“朋友圈”,该如何协同发展?

  报告:

  【“十四五”】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强化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强化两大都市圈引领作用。支持郑州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品质城市建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引擎功能。突出抓好航空港实验区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深入推进郑新、郑焦、郑许一体化发展,推进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引导产业在都市圈节点城市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覆盖面。支持洛阳发挥制造业和科技等比较优势,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增强产业创新、交通枢纽、人文交流等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洛济高端石化等产业带建设,促进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焦作联动发展。

  解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所所长、研究员王建国认为,从我省来讲,城镇化发展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规律,通过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构建交通、城镇、生态、产业等网络、畅通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城市流,以及筑牢秀美腹地空间基底,持续推进郑州都市圈提质发展,加快推进洛阳都市圈建设进程,以郑州、洛阳“两圈”搭建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平台,形成郑州、洛阳“两圈”联动共擎全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盲盒9>>

  韧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韧性城市”它是什么概念?

  章鱼小哥:韧性不是任性,能带给咱老百姓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听听政协委员怎么说。

  报告:

  【2021年】加强城市和建筑风貌管理,统筹地上地下,推广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智慧停车、智能充电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0万套、基本建成13万套,让群众感受到城市温度。

  解读:

  省政协委员,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贾宏伟说,“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一种新型城市。

  如何建设韧性城市?贾宏伟说,首先是规划先行,由政府牵头,自然资源、住建、人防、应急、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参与,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考虑防灾因素,融入“韧性城市”理念,就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韧性防护进行专题研究,编制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体系韧性防护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统领,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法定内容,扣好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体系韧性防护建设的第一粒扣子。

  其次建立协调机制。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体系韧性防护建设需要分管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石油、燃气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需要成立工作混合专班,建全协调、协商机制,协同推进工作落实。

  同时加强督促落实。明晰各类重要基础设施分管部门责任、分工,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进行督导检查。

  盲盒10>>

  幸福美好家园

  今年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改造不少于50万户

  章鱼小哥:买的房已经装修完了,过完年就把爸妈接过来住,一家人团聚的感觉想想都美。你的幸福美好家园是什么样的?

  报告:

  【2021年】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改造不少于50万户。

  【2035年远景目标】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平安河南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基本建成;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解读:过去五年,我省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30万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58.1万户农村家庭彻底告别危旧住房。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每年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郑州市金水区工人新村住户张大爷告诉记者,“俺小区之前楼房破旧、道路坑洼、垃圾遍地,居住环境差极了,但现在绿植变多了、道路升级了、停车智能了,很多搬走的业主又主动回来住了。”这是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去年,我省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改造老旧小区76万户,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24.8万套。

  这其中,河南省人大代表、索克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芳也是积极践行者。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2021年我省十大民生实事来推进。姜芳认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聚焦人民需求,不能只求改善老城居住环境,还要在配套改造后如何可持续保持宜居环境、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上狠下功夫。为此,她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后续服务,有条件的市(县、区)可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品牌物业服务企业与有改造资质的工程公司联合将改造和物业管理一起打包接手;二是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改造、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鼓励物业企业利用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助残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及幼儿教育、四点半课堂等服务;三是落实税费减免。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该部分收入免征增值税等。

  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建卓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敏认为“十三五”以来,我省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城市一味追求大、齐、美,而忽略了生活便利、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要求。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必须全面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水平。合理控制主城区人口规模,要适度超前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缓解交通压力;要预留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盲盒11>>

  城市住房

  坚持“房住不炒”,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章鱼小哥:大城市住房、停车难的问题,还是亟待有一套“智慧方案”的。听听委员咋说。

  报告:

  【2021年】坚持“房住不炒”,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安全、整洁、有序、智能的城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建卓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敏认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必须全面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水平。合理控制主城区人口规模,要预留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要适度超前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缓解交通压力。

  邬敏认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是“新基建”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场景,也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能改善城市治理,让城市管理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智慧停车项目的投用,旨在缓解路面交通压力,盘活公共泊位资源,特别是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程中,逐步推动智慧停车的落地。百城提质激发了我省城市蓬勃的活力,让我们感受到老家河南是真正的创业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

  “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也显示出我省对稳房价、稳预期的决心,目前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房价稳经济也就稳了。”邬敏称。

  盲盒12>>

  生态环保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章鱼小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你以为拆到了唐诗盲盒?不,这是个环保盲盒,诗中描述的场景,未来处处可见。

  报告:

  【2021年】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在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等治标工作的同时,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解读:2020年,我省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9%和13.5%,优良天数增加52天、增幅全国第一。天更蓝、水更甜、绿更多,居住环境改善,幸福指数也大幅飙升。2021年,我们的空气质量将怎么改善?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辐射环境管理处处长郜国玉帮我们“划重点”!

  “从‘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到‘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们在去年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力,持续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郜国玉介绍,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和碳吸收达到动态平衡)”目标,我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积极谋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碳达峰’和‘碳中和’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有特殊意义,这也是我省生态环境部门今年的重点工作,目前我们正跟多个部门联合制订减碳方案,初步草案预计今年内能完成。”郜国玉说,2021年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盲盒13>>

  乡村振兴

  新培育5000个农民合作社、1万个家庭农场

  章鱼小哥:第13个盲盒来了!听说老家村里要建农民合作社,春节回老家过年,年后就不外出打工了,就地上班能实现吗?

  报告:

  【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规范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新培育5000个农民合作社、1万个家庭农场。

  解读:“作为一名来自革命老区的农民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生态强省等,我深有体会。”省人大代表岑新顺来自信阳新县,从2013年起,他在新县吴陈河镇阳土墩村,创办了茅屋冲家庭农场。通过“有机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物联网发展“智慧农业”,从最开始的两三百亩地,发展到两千亩土地的家庭农场,通过吸纳就业直接带贫五百多户,通过土地流转,间接带动五个村脱贫。

  家庭农场怎么建?岑新顺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要有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强省”的目标相符合,他自己的农场经营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做高品质的有机农业,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

  其次,还应该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发展家庭农场不能一味求大,个人家庭农场的用地规模最好控制在300亩左右。

  再次就是做到“三产融合”的规划,建设家庭农场不仅要做好种植,还要想好产品设计,进而挖掘服务项目,最终拉长产业链,提升经济价值。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让家庭农场更有竞争力。

  此外,岑新顺还提出目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从事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这些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导致企业无法进一步壮大。他建议政府部门完善金融下乡等相关政策,让金融资本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盲盒14>>

  黄河

  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

  章鱼小哥:“夏夜的黄河边凉爽宜人,在黄河里钓个鱼,然后找个渔家乐吃个饭,这个想法可以有吗?”

  报告:

  【”十四五”】我省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2021年】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分区分段、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

  解读:“生在黄河滩,长在黄河边。过去穷荒滩,现在花果山!”省人大代表关源群这样描述自己和黄河的关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下游“治滩”等关键点,关源群更是上心。

  据关源群介绍,他们村是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盐店庄,位于黄河滩区,曾是有名的荒滩。10年来,盐店庄桃树种植发展到一万多亩,有了“盐店庄万亩桃园”的美名,老百姓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并带动了周边30个村的桃树种植,实现了以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现在,盐店庄已经不满足于卖桃,还依托桃树举办“盐店庄桃花节”,传播桃文化,讲述“黄河故事”。目前盐店庄已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景象,前来赏花观景、采摘休闲的游客一天最多时达五六万人。

  在关源群看来,这是把经济发展和黄河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结果。未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治理黄河滩,更是实现经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盲盒15>>

  教育

  未来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拟提高到93.5%

  章鱼小哥:娃娃的教育,是父母心中最大的牵挂。今年幼儿园还会增加吗?5年后河南教育会是啥光景?家家户户都会出大学生吗?往下看,找答案!

  报告:

  【“十四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3.5%,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5%。

  【2021年】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做好“双一流”建设国家评估验收。

  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5万名,完工或交付使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7000套。

  解读:“认真聆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觉文风非常清新朴实,而且都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每件事都是关于老百姓的真事、实事、大事,也是好事,所以内心非常振奋。”省政协委员、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教师王燕告诉大河报记者,她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先后六七次提到教育问题,这在以前的报告里比较少见。“所以我觉得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王燕说,在回顾2020年工作的时候,结合身边的事例,她有三点切身感受,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是职业教育水平在持续提升;三是我省的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展望2021的工作,我省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以下目标,比如说,要解决7000套农村教师的周转宿舍,要招聘1.5万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里去,同时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将得到更好发展,还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这三件大事对于我们来说深受鼓舞。”王燕解释道,很多农村教师能招进来却留不住,关键问题在住房。“有些农村中小学非常偏远,放学以后校园里空荡荡的,有时候再加上经常停电,好多单身的小姑娘到了晚上都是战战兢兢的,如果宿舍能尽快到位的话,这些问题能得到极大的解决,农村的教师不仅能招进来还能留得住。”王燕告诉记者,作为一线教师,听完报告她觉得充满了干劲,对我省的教育前景充满信心。

  盲盒16>>

  健康

  精准科学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

  章鱼小哥:彩蛋盲盒又来咯。这次,我要变身“健康小卫士”。呵护健康,比啥都强。

  报告:

  【“十四五”】提速提质建设健康中原,构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省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疗中心四级联动发展格局,实现市级公立“四所医院”和县级公立“三所医院”,以及省级以上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

  【2021年】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人物同防、闭环管理。加强口岸入境、进口商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规范做好直接接触进口物品人员的个人防护、日常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认真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精准科学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引导人员有序合理流动,严控大型活动,抓好村庄和社区防控,减少人员集聚,最大程度减少传播风险,确保群众过一个祥和安康的春节!

  推进15个省医学中心和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每个县建设一个县域医疗中心。新增20所县级综合医院、8所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600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26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盲盒17>>

  民生实事

  河南将持续办好10件民生实事

  章鱼小哥: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啊,不对,是河南鱼,小顶心里总是暖暖的,看看下面的政府承诺。

  报告:

  【2021年】河南将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免费开展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和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是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1.9万人,基本实现有需求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三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成改造不少于50万户。

  四是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实现约90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五是推动农村电网提档升级,完成5000个配电台区升级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5000千米。

  六是开展全省窨井设施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更换改造。

  七是提高5G网络覆盖面,加快推进5G重点场景应用,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

  八是提升移动政务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各地各部门移动端应用在“豫事办”汇聚。

  九是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5万名,完工或交付使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7000套。

  十是扩大村(居)法律顾问服务面,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比例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