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李岩 实习生 邓艳飞 通讯员曹志华 贾钧杰

  “派出所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如果这些小事放任不管,将来肯定升级为大事,因此要把它们消除在萌芽状态,”1月12日,面对大河报记者,济源示范区公安局天坛派出所所长常伟这样说。

  当日,在天坛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内,通过济源示范区全警合成作战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记者看到天坛派出所日常接报警记录多是群众救助、寻物、日常纠纷等琐碎小事。

  “每天平均接到10多起报警。”常伟说,派出所是基层战斗堡垒的最小作战单位,只有一个个网格、社区的小平安,才能凝聚成整个社会的大平安。而他和他的35名民辅警,则是一个个“大管家”,他们尽心尽责地处理着日常琐碎事务,把辖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80后的常伟今年39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记者一路采访中,戴着眼镜的他留给人的印象是严肃认真,儒雅谦虚。2003年,师范毕业的他通过招警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18年间,他从一名交通警察干起,先后担任过交警支队宣传科长、办公室主任,直至历练成为一名派出所所长。

  “要关注每一起警情,无论大小事。”在常伟看来,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派出所则是把每一起警情当成家里的事来处理。

  “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治理,警察是最后一道防线,派出所往往是冲在最前线。”常伟说,任何矛盾纠纷只要早发现,早介入,都不会形成大的恶性案件。

  常伟告诉记者,日常工作中,派出所调解日常纠纷的案件比较多,但他防范的重点多是涉及夫妻感情、第三者插足以及对社会失去希望的当事人,因为这些人存在不稳定安全隐患。

  在每天召开的警情研讨会上,他和民警一道将案件归门别类,属于管辖范围的快速处理,不属于管辖范围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力求稳妥处理。

  民警巡逻过程中,发现电动车没有上锁,或等车主过来,或为车主留下一张温馨的提醒纸条;有人报警称已轻生,民警迅速将宾馆挨个排查,紧急寻找到已昏迷的报警人;有人因感情纠纷扬言报复他人,民警一次次上门耐心劝导、看望……

  生活中的他有着一颗善良、正义之心。为提醒辖区群众防范诈骗,他编写创作了防范网络诈骗戏词,并请人演唱拍摄了MV,通过抖音发布后引发社会好评;为反映民警日常工作,更好地进行普法教育,他编辑制作了一期期的抖音视频,引发众多粉丝关注……

  群众利益无小事。大驿居委会的30余名群众因为开发商债务纠纷住不进新房,他亲自带领民警、民调员进行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开发商主动撤除障碍,解决了群众的揪心事;南潘居委会一租房户家发生过感情纠纷,女主人要轻生,他和副所长王沙沙一遍遍疏导,并进行正面教育,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

  “万里长城,始于砖瓦”。2020年以来,常伟带领民警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稳定,共抓获违法嫌疑人33人,成功阻止电诈案件10起,挽回损失百余万元,化解矛盾纠纷492起,天坛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数年间,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5次,多次被示范区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民警。

  从警之路是艰辛的,却也是幸福的。“既有负责任的苦处,也有尽责任的乐处。”他说,执勤工作中,会有素不相识的市民为他们送上奶茶和快餐。那一刻,他内心充满了幸福。

  他坦言,在基层呆久了才发现,不是每个警察都要办大案子才算成就,处理好辖区群众的每一起纠纷、解决好群众每一起困难求助,而这些就是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