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王珂
快递可能提前停运的揣测不断,年末销售高峰是否会提前到来?记者这两天在茶城内兜了几圈,别的不好说,有一个热点没争议——陈皮火了。
火成啥样?全国爆仓
95后茶人杨凯在国香茶城开了家陈皮专营店,做了五六年了。前些年生意不温不火,专注选料囤货。这阵子不一样了。
店里大大小小的箱子罐子堆得满当当。虽然不见客户上门,杨凯可是从早忙到晚。“都是电话微信下单,一转账就发货了。”
这两天出了400多提,大估摸一算,三个月出了上千斤的货。买家呢,有少部分是做经销的,个人消费能占到七成。
陈皮因其陈放的价值提升,老客们都有囤货的习惯,每年存个十件八件的,自己总有老陈皮喝。“三年跟六年的卖得最好。”
张老板两个月前刚刚签了一家百年中药老字号的经销商,刚好赶上入冬的这波行情,每天接单子不断,郁闷的是货供不上。有客户11月打的款,现在还没到货。“不光河南,全国都爆仓了。”
这家老字号的陈皮走药店与保健食品渠道,今年刚刚进入茶渠道,一下有点懵,没想到这个渠道走货这么劲爆,打得个措手不及。
眼瞅着行情来了供不上货,张老板是又喜又愁:“错过好多机会,渠道商也不敢推,怕推了货供不上。很多客户急着买了送年礼,送啥都是送,你供不上货,人家扭头就去别家买别的了。”
为啥火?减产游资
其实陈皮这波行情从去年就开始了。杨凯说,去年10月左右销量就持续上扬,一入冬,更是迅速爆仓,“目前就是基本断货,新会那边果农存的仓库全部清空完,就这么夸张。”
杨凯固定的七八家供货商,加起来得出了有15吨的货,也断顿了。
原本陈皮就具备股票的性质,每年随着价值提升,价格自然增长20%,是不会跌的“股票”。加上今年产地闹台风,减产比较严重,“大多都减三成,严重的地方减产六成。”
省内最早经营陈皮的品牌商王新文每年会到新会核心产地亲自选料进货。“今年一是减产,二是游资进入这个领域,抢货,更加剧了紧俏。”
这几年陈皮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扬,杨凯记得5年前开始做陈皮的时候,新皮不到一百块一斤,老皮也不贵,现在新皮一般卖到200多,品质最好的要卖到400多了。5年老皮六七百,好的要八九百一斤。基本上以每年15%~20%的涨幅向上走。而存的皮每“陈”多一年,价值也自然上涨20%,两两相加,零售能涨三到四成。“这一波走货,款子不及时到,过了元旦厂里就给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