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左右,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十三五”时期,郑州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对于未来,郑州又有着怎样的打算?日前,《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外公布,河南商报专访郑州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进行解读,从中你也许能找到答案。

  【成绩】

  “十三五”时期,郑州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十三五”时期郑州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建议》显示,经过五年发展,郑州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左右,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200亿元,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成为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资料图

  郑州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1∶49.6∶48.3调整为1.3∶39.8∶58.9,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6%增长到2.0%以上。

  城市建设方面,郑州确定了“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以道路综合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的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以32个核心板块开发建设为带动的城市结构优化、形态提升效果不断显现,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6.3公里,农业路高架、四环快速化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4.77平方公里扩大至1200平方公里左右。

  郑州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增加875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3%提高到35%,贾鲁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建成投用,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PM2.5、PM10分别下降46.9%、49.7%,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30天,比2015年增加90天,空气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名。

  【目标】

  203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实现啥目标?

  对于未来,《建议》明确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全面形成,基本实现“两化五强”建设目标。

  “两化”是指,现代化和国际化,其中,在现代化方面,郑州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核心功能大幅提升,城市软实力全面增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际化方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国际交流活动更趋频繁,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引进国际组织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外向度进入全国城市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节点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联结点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现,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

  【关注】

  定下的“小目标”,郑州靠啥来完成?

  关键词:创新

  推进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把郑州打造成为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

  如何能完成郑州定下的“小目标”“大目标”?《建议》从多个领域进行了阐述。

  首先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追赶超越新动能。《建议》明确,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并提出,要优化城市创新格局,高质量打造中原科技城,以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三个区域为主体,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资本创新。要加速汇聚创新人才,推进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引平台、引高校、引科研机构为主攻方向的人才引育机制,把郑州打造成为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郑州还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平台、科创投资机构等深度合作、资源高效配置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联动创新生态,强化领跑思维,坚持原创导向,创新人才评价回馈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解读:

  郑州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耿明斋表示,把创新“高高举在头顶”,是因为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内在要求。

  耿明斋说,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一个依赖创新和技术引领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不管是郑州,还是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都要把创新作为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源泉,这是经济阶段发展使然。”

  此外,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有大省省会优势、内陆交通枢纽优势、中西部巨大腹地支撑优势,因此,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但郑州的制造业也是一个短板,产业层次相对不高,产品大多数是在价值链的末端。所以,从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郑州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讲,也需要把创新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

  郑州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也表示,追求创新,实现创新突破对于郑州来讲还具有多种意义,“郑州提出要达成进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的目标,这意味着郑州市要突破多重阻碍,实现城市华丽转身,要做到这一点,不创新,不大力度创新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是自主经济,也是自助经济,没有哪个企业可以等来市场份额,可以等来利润,只有创新,主动求变,才能不被动应对市场突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内陆开放高地

  到“十四五”末,郑州航空货邮年吞吐量要突破100万吨

  《建议》提出,要畅通内外双循环,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扩大郑州新优势。

  根据《建议》,郑州要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建设郑州“空中丝绸之路”开放试验区,“十四五”末,航空货邮年吞吐量突破100万吨。要推进陆上丝路扩量提质,加快郑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推动网上丝路创新突破,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海上丝路无缝对接,发展壮大专业化铁海联运平台公司,构筑通达全球的陆海双向国际物流通道。

  郑州还要发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的引领作用,吸引跨国公司在郑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争取国际组织、外事机构落户郑州,加强城市国际交流。

  解读:

  耿明斋表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郑州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提出来的。

  他说,郑州作为内陆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地区,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最近几年,郑州又进一步加大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力度,构筑了‘米’字形高铁,建设了机场二期,把机场航空枢纽定位成全球航空物流中心,郑州“网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的交易和物流优势也逐渐在显现出来,又通过中欧班列连接了日韩等“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行的优势显现出来,“郑州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提出来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将被打造成郑州“一号”产业,郑州还要成为中部最强数据中心

  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建议》提出,郑州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建议》明确,郑州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大批高素质劳动力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郑州全市的战略支撑产业来抓、作为全市“一号”产业来打造,围绕智能终端的研发与制造补链延链,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努力让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把郑州这座城市“立”起来、“强”起来的产业。要加快国家大数据综试区核心区、中国智能传感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5G及北斗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争取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中部最强数据中心。

  解读:

  为何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来打造?

  对此,耿明斋说:“客观上来讲,电子信息产业虽然是‘后来’的产业,但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郑州体量庞大一个产业,有基础和条件。”另外,耿明斋介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将会是新一代的信息处理技术,这其中包括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等特点,这些都是要靠电子信息产业来支撑,未来有非常大的空间,所以,郑州要在电子信息发展的新阶段,把该产业推向一个更大规模、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关键词: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

  城市发展方式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建议》指出,郑州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建议》在既有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明确,强调了“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还提到,郑州要探索总建筑师制度,加强建筑设计,注重细节设计,提炼特色城市元素,把设计的理念贯彻于城市建设方方面面,拿出绣花功夫、匠心精神来设计城市的角角落落,让每一个建筑和城市景观“可以阅读、能够阅读”。

  在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方面,郑州要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深度推进郑开同城化,高标准规划建设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郑许、郑新、郑焦协同发展,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都市圈跨区域交通体系,推动郑汴洛轨道快线、“1+4”大都市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建设,形成高效便捷的通勤化都市圈交通体系。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深化与沿黄城市群合作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特色彰显的协同发展大格局。

  解读:

  宋向清表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是郑州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南省乃至国家对郑州的要求和期待。

  他说,郑州地处中原,处于国家若干重大战略布局的核心位置或重要节点上,承载着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城市实践和探索重任,必须通过高标准构建新的发展方式,新的驱动方式,新的进阶方式,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只有将郑州建设成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推进郑州向国内城市第一方阵进阶,才能真正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才能更好的积聚优质资源,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