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离家出走,欲跳河寻短见;15岁少女吞服安眠药,差点酿成惨剧……12月14日,记者从漯河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市近日接连发生两起未成年人因家庭矛盾欲轻生的案件,好在营救及时,两人均安然无恙。

  13岁男孩离家出走,趴在大桥边上欲轻生

  “110吗?我的儿子生气离家出走了,你们快帮我找找吧!”12月12日晚10时46分,漯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响起急促的报警铃声,接警员赵延稳接听后,赶忙安抚报警人的情绪,询问有关情况。

  据报警男子讲述,他的儿子13岁,当日在家与父母生气离家出走,声称要去跳河。报警男子追出小区门口,看到儿子骑着共享单车快速离开,此后一直与其联系不上。由于男子家离沙河金山桥较近,他担心儿子真的去跳河。

  了解情况后,赵延稳迅速指派郾城分局金山派出所民警与报警人见面,在金山桥附近帮助查找离家出走男孩。接警员高博则与报警人联系,登记出走男孩的详细特征,向市区所有巡防单位发布“协查通告”。

  当晚11时24分,漯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在交通路沙河桥上,有一个男孩在桥边趴着,看起来情绪低落,几次试着想往桥下跳。接到报警后,120、119救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通过对比,民警认为两起警情中的男孩极有可能是同一人。高博叮嘱报警群众先在现场照看男孩,稳定其情绪,为出警民警争取时间。通过110科学指挥调度,多警联动作战,欲轻生男孩成功获救,被带到老街派出所,最终被家人接回了家。

  15岁少女吞安眠药,民警苦寻6小时

  12月11日晚上6点左右,漯河市公安局郾城分局龙塔派出所接110指令:一女孩吞服几十片安眠药后报警求救,其自称姓刘,今年15岁,住在该市太行山路,女孩声音微弱,未说清具体地址。值班民警刘致远、丁纳新带领辅警周骞、李孟珂火速出动,在赶往现场途中与报警人联系,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民警一边分组对附近居民楼逐户排查,一边通知户籍民警立即查询辖区所有近似报警女孩的名字,再通过电话联系家长逐个核实。由于害怕连续回拨女孩电话导致其手机没电,辅警周骞每隔一会儿回拨一次电话。晚上9点多,女孩终于接听了电话,但声音微弱,民警急忙问其详细地址,女孩说在某单位家属院,还没有说完就挂断了,再回拨仍无人接听。

  民警们立即在辖区几个家属院进行挨家挨户询问。晚上11点,在寻找到一家属院三楼一户人家时,发现其半封闭的防盗门锁着,里边的木门半掩,敲门一直没有人回应。

  民警不停喊门,一位中年妇女出来开门后十分迷茫,民警急忙询问其家中有没有15岁左右的女孩。该妇女回答,她女儿15岁,应该是出去玩儿没有回来。没等妇女说完,民警快步上前推开卧室门,发现一女孩躺在床上,已经昏昏沉沉,床头柜上放了几个空药盒,民警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原来,女孩下午和妈妈发生了矛盾,母女吵架后,女儿想不开,就有了轻生的念头。妈妈一直以为女儿生气跑出去玩了,哪知道女儿竟然吞服了安眠药。要不是民警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辗转寻找,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开通24小时帮助“平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曾发生多起未成年人自杀案件。“目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贾新政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未成年人遭遇心理困扰时,往往会“钻牛角尖”,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引导和关怀,可能会导致自杀、伤人等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

  据了解,漯河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并把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建设项目,列入该市2019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该平台主要为漯河市及周边市区在校中小学生、校外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包括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咨询、网络心理问题答疑、开展与危机干预相关的科研项目等服务,也为处于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状态下的成年人提供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提供快速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