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青海行,终身青海情

  2010年,我随上海援青商务考察团来到青海省久治县。久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当地牧民拥有成群牦牛却依然经济贫困的现状深深刺痛了和困惑了我。如何帮助牧民摆脱贫困在我心里深深埋下了根。

  经过深入调研,我发现,当地牧民生产靠牦牛,生活靠牦牛,生态基础还是牦牛。我茅塞顿开,牦牛就是牧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只要打好牦牛牌、念好牦牛经、算好牦牛账,就能够实实在在的帮助牧民走上脱贫路。

  2011年,我便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对口援青的号召,毅然舍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一路西行,在久治扎了根,同牦牛结了缘,和牧民群众认了亲,在脱贫攻坚征程中一路同行。家人朋友都说,你在上海、浙江有资产,江西、安徽的矿产资源、水电站企业发展的都很好,又是江西银行的股东,何必到青藏高原去冒险?捐点款、做做慈善就行了。可我说:“‘牦牛梦’是我追求的青海梦、中国梦。”

  在久治县,我依托青藏高原丰富优质的牦牛资源,依托自己沿海产业的坚强支撑,相继在果洛、海南建立了现代化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化舍饲养殖基地,成为了集牦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一体的农牧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青海省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也成为了上海对口援青的实践者,建设青海的奉献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引领者。

  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牦牛梦”已经成为雪域高原上广大牧民群众的脱贫梦、致富梦、小康梦,共同汇聚成为了中国梦时代主旋律中一节悠扬激昂的高原乐章。

  搭起幸福桥,引领致富路

  今年是我来到青海的第十个年头。10年来,我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牧区,用无悔人生践行着带领牧民脱贫致富、造福一方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闯出了一条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所创办的公司先后向牧户分红1330多万元,辐射带动久治县和贵南县3600多户牧民走向产业致富路,引领玉树、果洛、海南三州走向现代有机畜牧业的快车道。

  牧民们经常说,我搭起了脱贫攻坚的“幸福桥”,是引领大家奔小康的“致富路”。

  以“牦牛银行”发展模式为支点,使青海牦牛产业实现“四双联动”。我经常给员工讲,我们要实现牧民增收与产业增效的“双增”,提升品牌价值与提高市场效益的“双提”,促进脱贫攻坚与促进巩固提升的“双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我们坚持返利于民,按照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牦牛,又以每公斤低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将牦牛肉出售给牧民,5369公司与久治县政府签订分红合同,对哇尔依乡满格村、赛池村,门堂乡果囊村,白玉乡龙格村、俄科村牧民分红63万元,覆盖贫困牧民480户,1942人。与久治县6个乡镇建立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收购合作社按标准饲养的牦牛10000余头,辐射带动牧户3000户。在工商联带动下,5369公司对久治县哇赛乡7户贫困户进行2万余元资助,对白玉乡贫困群众40人,每人500元的资助。在5369子公司(青海老扎西有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贵南县,公司养殖基地带动牧民种草1万亩,流转草山10万亩,基本形成了种草、养牛、有机肥还田的草畜联动、草畜平衡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绿色发展。2016年、2017、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为完加六村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724人分红300万元,户均增收16304元。

  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拔掉穷根。针对当地的情况,我优先安排久治贫困牧户参加技术培训并到企业入职,直接安排就业人员25人,推荐培训人员89人在其我相关产业公司入职。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牧民进行养殖、种草、饲养、加工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高了牧民工作技能,增加了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截止到2020年4月,积极组织其参加技能培训先后培训库房管理、屠宰加工、高效养殖300余人次,其中养殖技术160人次。文化扶贫也是文化思想观念的“精准扶贫。作为民革党员,我热心公益,积极参加青海省的各级民革组织举办和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出资20余万元,赞助久治县举办藏区服装比赛、射箭比赛、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

  帮助解决草场退化,创新放牧模式。受气候环境、鼠害等诸多原因,久治县草原生态脆弱,草场退化的现象严重,我感怀于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场不断退化,生计困苦,缺少技术,我对久治县退化严重的2500亩黑土滩区域进行治理,反复试验,种植当年生草1000亩,多年生牧草1500亩,收割的牧草无偿发放给当地贫困户,既保护了草原生态,又为贫困牧民开发了放牧的草场。同时,当牧民遇到困难时,我们的牧场或养殖厂为其提供牦牛托管寄养服务,先后解放了37名牧户脱离艰苦原始的放牧环境,从事其他行业,获得更高的自身收入,实现了牧民群众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目前,与贵南县完加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嘉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多家牧户达成牦牛托管协议,累计托管牦牛2850头,向两个专业合作社输送经济142万元。

  “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我将用一颗灸热之心,继续扎根青藏高原,践行立志脱贫攻坚的铮铮誓言,成长为脱贫攻坚路上的带头人、圆梦人,让人生在雪域高原绽放出璀璨的光彩。正如我常说的:“10年脱贫攻坚路只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步,未来路还很长,前面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去攻克,当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之际,就是我圆梦之时,我想让小康之花开遍藏乡!”(作者系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