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将在郑州举办。百花奖的特色是群众参与性,群众参与投票选出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影片,如何让群众以更好的形式参与到本届电影节?9月23日~25日,郑州将开启“星空放映”,在掀起回顾与纪念百花奖影片热潮的同时,也撬开人们对“看电影”的回忆。

  本次星空放映活动将在郑州全市101个场地打造的星空影院举行公益放映。如意湖文化广场、郑州博物馆广场、中大门、郑州大学、园田小区、绿城广场、防空兵学院、街角公园、文化广场、福利院……这101个“星空电影院”遍布郑州全市,也许就在你的家门口。想起“少年的你”搬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的感觉了吗?虽然条件艰苦,但内心激动,就在一场场麦田、操场上举行的露天电影中,在你内心种下了热爱电影的种子。在五星级影院普及的当下,今年的“星空放映”带你寻找儿时的感觉,让你在重温观影体验的同时感受到“看电影”的变化。

  露天电影是儿时的回忆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的最终官方国内票房数字是1.4亿,观影人次8亿左右,当时票价为2毛左右。8亿观影人次并不是有8亿人看了《少林寺》,而是代表很多人看了很多次,从1982年上映到上世纪90年代,《少林寺》在电影院一直有排片。另外,全国各地的农村、城镇都进行过露天放映《少林寺》的活动,很多人也都是在村里的田间地头第一次见识到“少林功夫”。

  在70后李想的记忆里,看露天电影就是夜幕降临后,小孩儿跟着家长汇集到村里晾晒麦子的广场上,“我们搬着小板凳抢占最佳看电影的位置,那时候从银幕两边都可以看电影,不过画面是镜像的,调皮孩子就这边看看,那边看看……”李想回忆道,等人们到得差不多,安静下来,一束光从放映机中直射到银幕上,或黑白或彩色的图像就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孩子的欢呼和大人的惊叹,美妙的观影体验开始了。

  除了《少林寺》《芙蓉镇》《小花》《少林鹰爪功》等印象深刻的露天影片,“加映片”是李想最深刻的回忆。当年正片放映前,必定有一段农业养殖、科技致富的宣教片来暖场,“当时有很多大人其实是冲着这些加映片来的,不过我们这些小孩儿就没那么有耐性了,往往会因为吵闹被家长们喝止”。

  除了上述几部经典电影,露天电影里最受欢迎的还有战争片,比如《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一首《英雄赞歌》让无数人认识了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也成为无数70后、80后观众脑海中的经典台词,所以当鹿晗在《上海堡垒》中喊出“向我开炮”时,这些观众内心是极度震惊而又无比反感的。

  星级影院让观众提升观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也逐渐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人们对进口大片开始有了概念。

  1994年11月,《亡命天涯》在上海、天津、北京、郑州、重庆和广州等6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首轮放映,当时的观众人次达到了139万,票房收入1127万元。《亡命天涯》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却也终结了露天电影时代。从制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市场从此开始遵循国际惯例,采取“票房分账”的盈利模式,并开始逐步运用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手段来推销电影;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电影逐渐成为音效、画面、座椅等各种观影体验交织的消费手段,那种“搬个小板凳看电影”的方式也必然会被淘汰。

  以郑州为例,一开始人们心目中的看电影圣地是位于大石桥的奥斯卡影都,这是郑州第一家多厅现代化影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红影剧院及新通桥的省人民会堂,这些可以算得上是院线制改革后郑州的初代电影院。

  2003年1月,按照四星级标准建立的郑州奥斯卡电影大世界正式开业;2006年,郑州奥斯卡大上海影城和MK保利影城同年开业,也共同将郑州观众带入五星级影院时代。

  此后,随着3D技术的成熟,2009《阿凡达》将全球电影业拖入3D时代,郑州的五星级影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规格的银幕层出不穷,再加上家用投影仪的普及,影迷的观影体验也日新月异,甚至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部视听兼具的大片。

  电影本身使影院升级换代,革新后的影院又倒逼电影不断提升质量和呈现形式以满足观众的观影体验,观众就在“变革”中提升自己的观影阈值,要说直观感受,那就是票价了。1993年,《英雄本色》的票价为5元;1998年,在河南的一家普通的县城影院看一场《泰坦尼克号》需要花6元;2003年,《英雄》的票价飙升到30元左右。如今,一部普通3D电影的零售票价一般在50元~80元之间。

  如今五星级影院也要逐渐步入历史了。“现在使用星级评定的影院越来越少,如今的影院都在服务质量、影厅的特殊制式上发力,从软件方面提升影院质量,从而吸引观众。”郑州一位影院经理告诉大河报记者。

  “露天电影”是永远的情怀

  票价涨了,电影精良了,坐着舒服了,当初看露天电影的那份情怀还在吗?

  几十年前,看电影是件隆重的事。电影院只在大城市有,农村地区放电影,全靠放映员人挑肩扛,翻山越岭,露天放映。那时电影放映还是胶片机时代,农村没电,放映员要带发电机、放映机,再加上其他放映设备,整套一百多斤,全部都需要自己扛。如今,放露天电影跟过去大不相同了,数字化技术替代了胶片,一台放映机加上一块幕布,就能把另一个世界展现在村民面前。在一些大城市,露天放映还与汽车电影院等形式相结合,成为时尚而怀旧的休闲方式。

  郑州的汽车影院已经开业多家,观众可以在秋天的夜晚,面对宽达8米、高17米的巨幅屏幕,看一场富有情调的露天电影。不过如今的露天电影已不再是简陋的代名词,这不但是河南最大的银幕,在音效方面也采用国际先进的调频立体声播放技术,观众打开车内音响,调到合适的频道,配合车内配置的环绕声音响,就可获得有空间层次的立体声。

  近年来,露天电影也逐渐成为社区、商业活动及学校集会的常用形式。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也不约而同地推出了“露天放映”单元,在普通观众看来,现在看露天电影更多是一种氛围享受,有仪式感和参与感。“条件也比从前好多了,放映设备很专业,还不用自带小马扎。”影迷张永说。

  相比之下,今晚开启的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星空放映”则是国内最大的露天电影集体放映活动。当一个个银幕在郑州的夜空下被点亮,郑州市民会明白,原来电影节是一个自己一步就能跨进去的舞台,当一个个观众的记忆之门被打开,汇集到一起便是一座城市文化温度的集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