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阿坝9月21日讯(记者 王滟雨 摄影报道)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翻卷着广袤无垠的水草。硕大的云朵静静地飘浮在湛蓝苍穹,在远处连绵的绿色山脉上投下大片斑驳的影子。许许多多的蓝色花朵,像天空掉下的碎片,散落在丰茂水草间,一只水鸟抖动着斑驳的羽毛,徐徐向前游去……9月21日,四川新闻网记者随“中国梦·黄河情”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花湖生态保护区,探寻这个有着“中国最美湿地”美誉的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之谜。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总面积166570.6公顷,其中实验区3830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又是黄河、长江两大河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着黄河“蓄水池”、“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的美称,是“国家自然遗产”,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始建于1994年,199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而花湖生态保护区则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的一部分,核心区面积6.74平方公里。湖内及湖泊周边植被丰富,生长着高原鳅等15种濒危鱼类,周边栖息着玉带海雕、大天鹅、小天鹅等10余种珍稀动物,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黑颈鹤栖息的最大的保护区,2005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黑颈鹤之乡”,2008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介绍说:“近年来,保护区内通过采取‘治沙还湿’、‘种草还湿’、‘灭鼠还湿’、‘填沟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助试点’、‘湿地生态资源管护’等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共计投入5968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实施。”

  同时,保护区内聘用35名巡护人员和29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湿地生态管护员对湿地生态资源进行管护,人均管护面积7800亩,实现了保护区湿地资源管护全覆盖。

  50多岁的如科便是巡护员之一,他已经守卫这片湿地近12年,更是将自己的家搬到了花湖保护区内。“花湖就是我的家,而黑颈鹤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如科说,之后他还将继续巡视在这片美丽的湿地,保护这朵高原之花。

  不仅如此,保护区内还以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为抓手,探索湿地保护新模式,自2016年启动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以来,累计投入9000万元,以“一次性补助还湿”、“季节性限牧还湿”、“禁止性退牧还湿”、“草畜平衡试点”等方式来探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最佳的保护模式。

  “这片湿地是自然给予我们最美的馈赠,在我们当地,几乎所有老百姓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保护它。”索郎夺尔基说,再过不久,黑颈鹤将飞往云南、贵州等地,他相信等到来年三四月份它们回来时,花湖将以更美的姿态迎接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