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 王晓磊/文图

  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是他们的工作日常。新郑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名,领导班子5人,他们的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充满责任感、不骄不躁的年轻队伍,他们用汗水铺就平安路,用青春奏响忠诚曲,他们是一把打击犯罪的利剑。

  微量物证比中嫌疑人

  “让规范成为习惯,习惯必须规范。”近年来,新郑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立足本职,以“审判为中心”,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严把基础设备关、现场勘验关、检验关、档案管理关这“四关”,确保刑事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4月9日17时许,新郑市龙湖镇大司村某养猪场的周某存放的13万余元现金被盗。现场没有任何监控设施,距村庄较远。刑事技术民警兵分三路,放弃吃饭及休息时间勘验现场,不放过一棵小草、一根毛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现场提取痕迹物证130多份。检验人员通宵达旦地工作,对130多份物证进行检验。同时,现场组对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研究、比对。

  4月11日早上,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在案发现场门板上提取的微量物证比中嫌疑人周某。周某拒不供述犯罪行为。民警没来得及休整,立即又开始了对涉案赃款进行勘验查找,在垃圾堆里的石头下找到了用袋子包装好的13万余元现金。面对被找到的赃款,周某的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溃,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秘密采集痕迹侦破20年积案

  1999年12月7日,新郑市郭店镇居民卢某被杀,20多年来,该局从未放弃对此案的侦破,最初的调查卷宗已经发黄,新的调查卷宗也源源不断。

  该局全体刑事技术民警参与侦破,重新分析案件侦破切入点,清理前期物证,利用微量物证发现仪、激光物证发现仪等设备逐片逐段搜寻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证,不分昼夜检验检材。痕迹技术员发挥个人长处,对痕迹物证进行清晰化处理,做好查询比对工作。多名技术员自告奋勇利用工作空当,深入田间地头采集样本,或座谈交流、或秘密侦办,采用撒网捞鱼的方法采集信息,重新提取检验了检材600余份,采集了可疑人员样本3000余份。最终,民警锁定了张某波。

  为了能够进一步确定身份可靠性,技术人员利用研判信息,秘密采集相关人员的样本痕迹,经入库比对,发现与现场提取的物证信息有关联,很快,案件进入侦破阶段。通过前期大量工作,民警快速锁定了另外两名嫌疑人,随后,20年的积案顺利告破。

  2018年以来,平均每年出勘各类现场1700余起,发放鉴定文书400余份,通过技术手段直接破案600余起……被评为先进集体两次、优秀基层单位一次,个人立功受奖10人次,在全市刑事案件现场的勘验和物证检验工作中,新郑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