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蔡君彦

  扶贫先扶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我省教育部门在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9月18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松原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省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已连续四年“只增不减”,2020年达到1410万元,实现对贫困地区残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同时,通过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等举措,提高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李松原表示,为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助残工作,省教育厅结合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贫县、省贫县为重点,以完善贫困地区特殊教育体系、殊教育保障机制为重心,加大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加大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实现“只增不减”。在安排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时,对贫困地区予以倾斜支持,已连续四年保持持续增加趋势,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2017、2018、2019年,投入贫困地区的特殊教育补助资金分别为1310万元、1360万元、1400万元,2020年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减少的情况下,仍保持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投入只增不减,达到1410万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资源教室、实施送教上门等。

  做好贫困地区残疾学生资助,做到“应助尽助”。义务教育阶段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特殊需要,增加补助的种类,建立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水平。将高中阶段在校残疾学生全部纳入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发放范围,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逐步推行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12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优先资助残疾学生,逐步加大资助力度。

  重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留得住、教得好”。拓宽师资培养渠道,自2019年起,每年从省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中安排100名特殊教育专项计划,为县级及以下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承担随班就读任务的普通学校,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通过国培、省培计划等,强化教师在职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引入香港嘉道理基金会资助“河南省农村地区学前融合教育试点”项目,帮助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建立融合教育专业服务体系。推动落实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津贴倾斜政策,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特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

  加强对市县政府履职督导,确保“责任落实”。把特殊教育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事项,督促贫困地区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发展政策,坚持“特教特办”“普特融合”,构建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的保底标准全面落实,贫困地区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19年教育统计显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4%以上,贫困地区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和能力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继续扎实做好特殊教育工作,保障特殊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益,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