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鹤壁市上峪乡鹿厂村梅花鹿生态养殖扶贫基地,工人正在投喂草料。该基地通过金融扶贫贷款开展梅花鹿特色养殖,两年多来,已带动了14个村的315户贫困户增收。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记者逯彦萃实习生杨珂

  9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参加,全面介绍我省金融扶贫工作情况。

  1

  做好组织协调,复制“卢氏模式”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云定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成立了以分管省领导为组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扶贫办、省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5家责任银行等15个单位参加的省金融扶贫硬仗指挥部,统筹推进全省金融扶贫工作。

  创新实践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并把复制推广“卢氏模式”作为全省金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今年8月底,“卢氏模式”已复制推广到全省,总体上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地区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建档立卡贫困户风险评价所需信息的采集工作基本完成;风险补偿金已到位44.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554.6亿元,惠及贫困群众124.46万户。

  卢氏县副县长赵永丰介绍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将持续深化提升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积极发挥信用评价体系优势,加快推进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打造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样板。

  2

  用好货币政策,打出银保扶贫“组合拳”

  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副行长王深德介绍,我省创新推动扶贫再贷款政策工具,强化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支持。3年多来,我省累计向人民银行总行争取扶贫再贷款额度147.6亿元,目前我省的扶贫再贷款额度居全国前列。连续3年定点向4个深度贫困县累计调增扶贫再贷款额度20亿元。

  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达103.8亿元,实现对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贫困县)支持全覆盖,并实现对所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全覆盖。

  我省监管部门通过督促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加大支持脱贫攻坚力度,河南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晁志斌介绍,具体可以概括为“增、扩、提”。

  增,是贷款增长。到今年6月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816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扩,是服务扩面。通过下沉银行保险服务,做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提,是质效提升。落实精准方略,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贫困人群,大病补充保险已覆盖各类困难群众715万人,前8个月发生赔付1.99亿元,受益群众59.3万人次,困难群众总报销比例提升至85%以上,对贫困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应赔尽赔。

  3

  众多机构发力,服务带贫产业链

  河南证监局副局长张智介绍,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省充分发挥了上市企业的龙头作用,支持带贫产业发展。

  支持贫困县上市公司综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有7家贫困县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累计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483.05亿元。强化引导,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年报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共有24家上市公司依托产业优势,在贫困地区开展投资,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王福利介绍,该行通过提升政治站位、突出支持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实施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今年1至8月,全行累计投放各项扶贫贷款153.8亿元,扶贫贷款余额632.3亿元,扶贫贷款投放额、余额及净增额继续位居全省金融机构前列。

  省农信联社副主任吴金鹏介绍,省农信系统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扎根地方、贴近基层的比较优势,支持脱贫攻坚。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农信社已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703亿元,帮扶贫困人口346万人次,其中,扶贫小额贷款历年累计投放204亿元,占省内三家主责任银行投放总额的78%。

  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

  截至今年8月末达103.8亿元实现对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贫困县)支持全覆盖

  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到今年6月末达1816亿元

  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