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能量聚合,释放1+1>2效应

  9月10日,南通市崇川区举行第一次党代会,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十四五”期间,发力打造高端产业城、创新活力城、文明品质城、水韵生态城、平安幸福城,目标是2025年GDP突破2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0亿元,形成千亿级、500亿级、百亿级梯次产业集群,奋力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首位区。

  “目前地块拆迁进度已近80%”“道路、安置房等项目建设陆续进场”……9月9日,崇川区任港湾和五龙汇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挥部,来自港闸经济开发区、任港街道、钟秀街道、永兴街道、唐闸街道等数十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坐在一起,就拆迁、招商、规划等议题各抒己见。“像这样的碰头会,每周一、三、五都要开一次。”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大鹏介绍说。

  任港湾和五龙汇片区位于南通市主城区西北角,是该市正在着力打造的3个城市副中心之一。该片区因长江、通吕运河、通扬运河等5条河流交汇曾被称为五水地区。通吕运河将五水地区一分为二,运河以南属于原崇川区,运河以北属于原港闸区,两区曾分别成立五水建设指挥部对片区进行开发建设。

  今年2月,南通市级层面推动成立五水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五水地区规划建设,打造两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域。7月28日,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崇川区、港闸区,设立新的崇川区。随着两区融为一体,原来分属两区的五水地区也合二为一,变成了“一家人”。

  “地块拆迁统一推进、规划方案统一设计、基础设施统一配建、项目建设统一实施……”任港湾和五龙汇城市副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顾建华说,新指挥部成立后,原两区力量重新整合,片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推进紧锣密鼓,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两区合并后,南通主城区面积增至2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120万,地区生产总值近14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跻身全省主城区前三,地均产出比肩苏南。“区划变更后,主城南北紧密相连、中心城区要素集聚、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能提升。”刘浩说,区划变更不是两个区域简单相加的物理拼合,而是激发潜力、一体发展的化学聚合,在深度交融中释放1+1>2能量倍增效应。

  最近,城南片区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龚培湘老往城北的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跑。上月,龚培湘通过熟人牵线,成功说服香港安能泰制药集团将其总部及研发基地搬至崇川。但项目落户需要100亩土地,虹桥街道属于老城区,已无大片闲置地块。龚培湘找到土地资源较为充裕的市北高新区管委会,双方一拍即合。

  “项目想来却没有地,曾是我们最大的烦恼。”崇川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王晶介绍,两区合并后,经梳理,可用工业载体面积增加至近45万平方米、可用办公载体逾10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更加充足。“通过对全区产业布局重新调整,两区合并前不能落地的项目中已有6个落地。”

  区划整合,打开了城市发展空间,曾经的边缘地区也一跃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目前,以任港湾和五龙汇为龙头,通吕运河沿线成了两区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

  “咱俩就差办公桌拼一起了!”9月8日,记者采访钟秀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悦磊和秦灶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剑,两人一见面就互相打趣。钟秀、秦灶隔河相对,分别是原崇川区最北、港闸区最南的两个街道。过去,两个街道隔河“较劲”,如今,随着通吕运河由界河变为“内河”,两个街道融为一体。7月底,钟秀、秦灶被划入同一片区——运河两岸都市新型工业片区,由崇川区级层面统筹部署,以两街道运河沿线区域为主阵地,合力打造都市新型工业集聚区。

  从隔河打擂到跨河相融,钟秀与秦灶结成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命运共同体”,成为“运河两岸心往一处想、城市南北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写照。放眼崇川全域,一盘更大棋局正在铺展——包括运河两岸都市新型工业片区在内的11个重点片区均已落子,将构成全区特色发展、一体崛起的“增长域”“引领极”。

  “南通城市化主要要素资源集聚在崇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在崇川,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主阵地也在崇川,新崇川已站上南通发展的C位。”崇川区委副书记、区政府筹备组组长黄卫锋介绍,上半年,全区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日新智能电器、融创文旅等一批优质项目扎实推进,车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入选省十大标志性工程,项目考核全市排名持续进位,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等11项指标全市第一。下半年,该区将充分释放区划变更带来的红利,为全市冲刺“过万亿”扛起主城区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 贲 腾 陈 明

  本报通讯员 石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