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1日讯(记者 王滟雨 李丹)在成都,有这样一位医生,她身材瘦小,却用一颗赤子之心帮助了甘孜州色达县约2000名患者,她就是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医生曾容。

  9月8日,记者在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见到曾容时,她刚接诊完自己当天最后一名患者,准备整理病历档案。听到记者采访的请求,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就在几天前,曾容在色达认下的“女儿”卓嘎机在微信上给她发来消息,告诉她自己已经报考了成都附近一所卫校,未来想成为一名护士。

  “那里,可能更需要我。”

  “救死扶伤”是曾容从小的夙愿,为了这个理想,她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一干就是14年。2016年,当成都市第四批援藏任务下达到温江区妇幼保院时,曾容主动向院里请缨援藏。

  可这个决定并不被所有人支持。“你真的要去?”丈夫问她。曾容理解丈夫的担心。将要去帮扶的色达县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海拔高路途远,去到那里也不知多久才能回一次家。而曾容自己的孩子仅仅4岁,正是依赖母亲的时候,丈夫平时工作繁忙,父母年事已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多少也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曾容有过纠结。可她知道,科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如果人人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那么谁又能为高原群众送去优质医疗服务呢?彼时,有个声音在她心中回响着,她想:在成都,或许她只是千万名医生中的一员,可色达这样一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却非常需要一名接受过正规医疗培训并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她要去,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的人们可能更需要我。”

  最后,丈夫尊重了她的决定,为她扛起了家庭这个大后方。2016年9月,曾容踏上了援藏旅途。

  去高原,何其不易。从低矮的成都平原猛然直上千米高原,高原反应让曾容胸闷气短,头疼欲裂。可刚到色达,就赶上有病人需要手术,曾容顾不上休息,忍着强烈不适坚持要走上工作岗位。“先休息一下吧!”当地医院领导有些不忍。“病患就在眼前,医生又怎么能谈休息呢?”肩负色达县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的责任,曾容咬着牙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两台急症手术,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走下手术台,曾容脚下一软,险些摔倒,超负荷的运作让她瘦小的身体几近虚脱,最后在同事的搀扶下才回到宿舍。都想让她歇一歇,可只睡了一觉,曾容又准时出现在了临床一线的岗位上。

  “当时也没管那么多,就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多做点事。”回顾援藏往事,曾医生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把制度建起来,把医务人员水平提上去,才能让医院‘活起来’。”

  宫外孕,是一种对于女性而言相当凶险的异位妊娠,倘若不及时发现并手术,甚至会威胁到孕妇的生命。此前,色达县人民医院对此类孕妇往往进行开腹手术,损伤较大,风险也比较高。曾容到来后,顺利主持并完成了色达县第一例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为色达医疗队伍对宫外孕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案。

  在色达,除了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相对达标,其他医院所能承接的业务项目都少之又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深入了解过色达医疗现状后,曾容将“培养一支留得下、用得上的本土医疗队伍”作为自己首要的工作任务。

  她手把手带起徒弟,每一次的查房、每一次的手术都成了她的讲堂,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开展了县级、院级、科级医疗知识讲座40余次,建立帮扶微信群,进行远程培训和指导,通过开展产后出血专题讲座、剖宫产抗生素使用规范培训及手术无菌操作规范指导,在短时间内纠正了剖宫产抗生素滥用、无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2018年1月,色达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需创等达标,通过二级乙等保健院评审也是脱贫摘帽的必须条件。可当时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队编制只有21人,实际工作者只有15人,其中医务人员只有7名,医务人员紧缺,部门设置也非常简单。谈到要改造,大家都是两眼一抹瞎,更何况,这里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这个时候,结束了色达县人民医院帮扶,来到了色达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中心任职妇产科副主任的曾容站了出来,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带领这只队伍走向更为规范化的道路。她一边不放松一线工作,一边从医院内外环境改造、科室建立、医务突破三个方面入手,一条条梳理达标条件,把304条、543款条件层层剖析,分解到人,又逐一去给医务人员解读,帮他们找资料,给他们指方向,一点点地教大家应该怎么做。

  那些日子里,高压压得曾容喘不过气,她在给学生讲课时晕倒过,有好几次,自己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曾容坦言,她不是没有动摇过,可作为医生的责任感不允许她在这场行动中当逃兵。

  最终,在曾容的努力下,色达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住院部、手术室、新生儿病房、预防接种室、孕妇学校、儿童活动室,并建立了儿童保健、孕产期保健等特色科室,实现了住院病人、住院分娩、剖宫产零的突破,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至今良好运转。

  “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

  2016年的冬天,曾容见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女患者。当她来到曾容面前时,曾容发现她的两条腿上满是血迹,她顿时心头一紧,想她是生了什么大病还是受伤了?随后,曾容立即对这名妇女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她只是在生理期。曾容大吃一惊,连忙拿出内裤、卫生巾给她,又比划着教给她使用的方法。生长在城市里,曾容没想过这些对于城市女性早已习以为常的卫生用品对当地女性而言竟是如此陌生。

  “到了色达我才知道,这里的妇女卫生知识和就医意识是多么匮乏。”曾容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她带领援藏医务人员冒着雪雨泥泞跋涉600多公里的山路,走遍了色达各乡镇开展关爱女性科普义诊,为就诊妇女提供科普知识宣传、B超检查和义诊,又拉来商家赞助,给当地妇女免费发放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妇科药品、卫生巾、内裤等健康物资,并深入学校,开展“养成好习惯,从小做起”的宣讲活动,不仅让参与活动的人学会健康知识,还告诉他们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带给他们的家人。

  “虽然你只是假妈妈,却像真妈妈一样爱我”

  2017年的“三·八节”,曾容意外的收到一封来自色达二完小学四年级学生俄扎的信,信里写到:“虽然你只是假妈妈,但你却像真妈妈一样爱我……”小俄扎还画了一幅画,画中是她和曾容老师一起在美丽的草原上玩耍。

  俄扎,是曾容在援藏工作中帮扶的贫困学生之一,患有先天性弱视,两眼看不清东西,可家中只有妈妈和弟弟,缺少经济来源,无法让俄扎接受治疗。当曾容第一次在当地提供的贫困生名录上看见她的信息,便萌生了帮助她治愈眼疾的愿望。

  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曾容带着小俄扎来到成都,寻找知名专家,希望能帮助她恢复光明,却被告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也成为曾容心中的遗憾。“我只想在平时生活里多关心她,等未来医疗水平进步了,相信一定有方法让俄扎看清楚这个世界。”曾容说。

  好在,这样的遗憾并没有再次发生在郎卡吉身上。曾容回忆说,在色达县翁达镇旭尔沟村见到郎卡吉时,她已经7岁了,可身体却如同3、4岁的幼儿一般瘦小,体重也仅有30斤,抱在怀里时如一片羽毛。除了营养不良,郎卡吉还有另一点让所有人着急。她的爸爸告诉曾容,郎卡吉到现在也不会说话,吃饭时东西还总从鼻子里出来。曾容一行马上带郎卡吉回到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唇腭裂。这种先天畸形修复起来价格高昂,对于贫困的朗卡吉一家来说完全无力承担。

  7岁原本应当是个快乐无忧的年纪,可小郎卡吉却因唇腭裂的困扰无法上学,也难以和同龄人玩耍交流。看着郎卡吉可爱的面庞,曾容心中不忍,她与其他援藏医生一道为郎卡吉争取到“嫣然基金”,带郎卡吉来到成都进行手术。所幸,手术非常成功,当郎卡吉走下病床,脆生生地喊出那一声“阿姨”时,曾容再也难掩心中的感动与喜悦,泪水浸透她的双眼。

  俄扎、郎卡吉和卓嘎机都是曾容在色达的“女儿”,而受到过曾容帮助的孩子却远远不止她们三个。

  “请用你无用的冬衣,温暖他们在寒风中颤抖的背影。”

  2016年的秋天,一封来自色达的倡议书飞到了成都。倡议书里写到:“色达县现在的天气已在零度以下,凛冽的寒风吹打着衣衫单薄的贫困孩子。也许我们收入不高,相比那些慈善家,我们所能捐赠的也有限,可是,我们的爱心一样真诚!”

  曾容说:“刚去色达的时候,我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孩子。”高原上的色达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冬天却比别的地方都来得更早,来得更猛。凛冽寒风中,曾容看到是孩子们连一件像样的御寒衣物也没有,又因海拔高,气压低,烧水困难,孩子们有时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这样的情景,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要改变这种现象,仅靠她个人还远远不够。

  随后,她动员起其他援藏医生,大家一起写下了这份真挚的倡议书,发回成都。效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好,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在看过倡议书后深受感动,短短时间内,就为6个乡镇小学的孩子们募集到了1000余个保温杯,上千件冬衣和200余双保暖鞋,让上千名孩子得以温暖地度过2016年的冬天。

  与此同时,曾容还和一名援藏老师共同负责,在色达中小学持续开展优秀贫困生一对一帮扶活动,为40余名贫困生找到了一对一帮扶家庭,并为贫困生争取到助学金十万余元。

  有人评价曾容,说她工作得“过了”,不是自己本职工作内的事也揽着干。而在曾容看来,她不过是做了一个援藏干部力所能及的普通事。

  曾容眼中,两年多的援藏经历,有太多的眼泪与不舍。一方面,是她对儿子的愧疚之情,她有些哽咽地说:“走的时候,孩子太小,不懂妈妈要去做什么,后来大了一点,就很不舍得,每次我回家,他都要紧紧抱着我睡,一直和我说不要走。”而有一次,儿子生病入院,打电话给她,问到:“妈妈,你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妈妈你不爱我了吗?”听着那呀呀童声,电话那头的曾容早已泣不成声,她何曾不想立刻飞到孩子身边?可在她身后却还有那么多的病患在等着她,她不得不抹干眼泪,继续投入到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当中,做一名高原的“燃灯者”。

  而另一方面,色达也留给了她许多感动。曾容说,她忘不了临走那天,她曾带过的医学生们给她送上她们的美丽藏装,抱着她哭泣。而留给色达的医疗技术和知识,也是她送给这片高原最美的礼物。

  如今,回到成都的曾容在温江区妇幼保健院继续着她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在她的身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勋章——2017年,被评为援藏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对口帮扶先进个人”,被四川省脱贫攻坚办授予“脱贫攻坚奉献奖”,被成都市卫健委授予“成都骄傲·大美医者”称号,被温江区评位“优秀共产党员”、“进取温江人·百佳群英谱”先进人物,2019年又先后被四川省卫健委、甘孜州卫健委分别授予“传帮带先进个人”,被温江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可对于这些荣誉,曾容一笑而过。采访间,她没有停下翻看病人档案的双手。手机里,她在色达所带的徒弟还时常会发来病人情况请她解答,她总是耐心地予以指导。

  接下来,曾容想等卓嘎机来成都后带她到处逛逛。临别时,曾容告诉记者,她有同事依然坚守在那片美丽的高原,“灯”一直燃着。(图片由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