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称,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意见一出,一些网友觉得“很有价值”,但也有些网友认为“作用不大”。

  有网友提出,如今的婚姻真的太脆弱了,婚姻当事人很大程度上都缺少对婚姻的责任感、敬畏感。在如今快餐式恋爱结婚的年代,是非常有必要维护“婚姻的神圣感”的。也有网友认为责任是法律予以明确的,而不是通过仪式来强化的。

  当前,婚姻登记程序简单,新人填表、盖章即可迅速领证,缺少仪式感。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对于提高婚姻质量具有“加分”意义。《意见》称,将开发婚前辅导课程,编写教材和宣传资料,在婚姻登记大厅通过宣传栏、视频、免费赠阅等,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学会管理婚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领证的时候有这种仪式感,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已经做好了约定,更是地方和机构给新人呈现了一个难忘的回忆,有这样一个仪式感,两个人会更加记住这个时刻,是对未来整个婚姻家庭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但是,对于如何设计颁证仪式使其更有吸引力和神圣感,还需要各地探索。

  生活的仪式感必不可少,但是仪式感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反观离婚率居高不下,不是有无仪式的问题,除个人感情外,是很多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的。有些人可能并不想把颁证仪式搞得过于复杂,就想领个证就走。对于这样的当事人,相关部门必须尊重其意愿,不能让颁证仪式成为新人的另一种负担。

  近期几档“热剧”,从《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白色月光》到《以家人之名》,都不断展演着婚姻的“惨痛真相”。婚姻非易事,现实中,房贷的压力、老人养老的现实、孩子上学的焦虑,每一段婚姻都有着被生活琐事蒙尘的风险。相关部门应在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持续发力,对所存在的“难点”“痛点”进行及时解决,尽可能地减轻家庭的外部压力,减少引发夫妻矛盾的“导火索”,提高夫妻双方在工作生活中的获得感与满足感,促进家庭和睦幸福。(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