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分,不少人喜欢外出纳凉游玩或看演出等,莞尔一笑,疲惫的心情随夜风一起飘散。不久的将来,市民的选项将会更多。根据市政府办公室8月5日发布的《太原市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我市将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延长夜经济集聚区公共交通运营时间;推出“深夜食堂”……“不夜龙城”城市新名片将缓缓而来。

  夜经济,是人间烟火,更是城市之光。“我市将利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布局合理、业态丰富、辐射范围广、服务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夜间经济载体、街区和便民服务商圈;推出一批品牌自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服务优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特色小店。通过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塑造夜间新地标,形成多元融合、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推出‘不夜龙城’城市新名片。”该方案的主要参与人、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张剑利表示,“既要加强管理,更要将服务做精做细。”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夜经济也是如此。我市要构建夜间经济集聚区。在网点合理规划、市容环境管理、准入门槛放宽、经营成本降低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以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为基础,首批在六城区选择设置6至7个网点,对网点精细化设计。营业时间原则上为18时至24时。

  打造夜间消费新风尚。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便利店24小时营业。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推出“深夜食堂”,在商圈和生活圈区域建设特色餐饮街区。策划组织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延长开放时间,举办文创市集、非遗展演等夜间文化活动。

  推出举措,也要做好服务。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环卫设施、体育健身、公共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延长夜经济集聚区公共交通运营时间,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和公共自行车点。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夜间车辆调配。

  加大资金支持和安全保障。支持经营单位对商圈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开展促消等繁荣夜间经济的活动;对夜间摊位的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管理适当补贴。加强夜间风险防控,适度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大型活动要简化安保审批手续;六城区政府将成立夜经济专班,统筹推进辖区内夜间经济发展。(李静)

  [ 编辑:裴芬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