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省考”在即,许多考生正为常识部分犯愁,踟躇在“知识的海洋”中找不着北,其中法律常识因其专业性、复杂性最让人头疼。小编整理出一批知识点,供网友参考。多看一眼,多得一分。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侵权七编及附则。

  六大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节约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

  总则编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时除外。

  2、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不满8周岁无行为能力,8周岁~1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下小屁孩不能打酱油,无权收压岁钱,一切由监护人说了算。

  8~18周岁小孩可以自己去买玩具,有权收压岁钱,但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法律行为,由监护人说了算。

  3、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居委村委民政同意的人>(实在没人管时)居委村委民政组织。

  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不是人,权利能力始于成立终于消灭。自然人权利能力相同,法人的权利能力各不相同,取决于章程。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致,自然人不一致,年龄限制如:劳动、结婚,能力限制:患病发疯。

  5、当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或以职务行为活动,责任由法人承受。法人对代表人的内部限制不能对抗外人,法人替代表人“背锅”后再向其追偿。

  6、法人的分类: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区分标准不是看它赚不赚钱,而是看它是否向发起人分配利润。前者代表:各种公司企业。后者代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

  特别法人: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7、强调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原则上保护虚拟财产。

  8、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意义:督促民事主体及时行使权利。效果:债务人获得时效利益,时效期满,债务人可以时效抗辩不还钱。债务人也可放弃时效利益,同意履行债务,但不能反悔再拿时效抗辩。时效抗辩前已经履行了的不能要回。

  法官不得主动使用诉讼时效。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双方通知、协商后可解除合同。

  9、无因管理: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主动管理他人事务。管理人对本人的请求权仅限于必要的管理费用支出的补偿,没有报酬请求权。

  10、不当得利: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受害人有权要求受益人返还利益。

  请听题!

  1 下列关于《民法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新中国编纂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调整的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政府

  C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立法目的

  D 当民法通则与《民法典》抵触时,以《民法典》为准

  2 甲上班途中突然晕倒,乙主动施救,抢救过程中造成甲三根肋骨骨折,同时乙丢失手机一部。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正确?

  A 乙应该赔偿甲肋骨骨折的损失

  B 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 乙认为自己是甲的救命恩人,有权向甲索要2万元报酬

  D 甲应赔偿乙失落手机的损失

  3 下列关于民事行为能力,错误的是:

  A 16岁的甲打工为生,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13岁的乙可以写小说投稿获得稿费

  C 11岁的丙给女主播打赏4万元,父母可向直播平台追回

  D 丙出生证明上记载出生日期是7月21日,但其户口簿上却记载7月22日,以后者为准

  4 下列关于法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法人的营业范围必须与章程一致

  B 法定代表人张三拿着公司的公章实施诈骗,公司需对其负责

  C 国企属于非营利法人

  D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自然人一样

  5 以下关于监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监护人必须是被监护人的父母

  B 父母可以任意处分子女的财产

  C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医护人员的子女可以由民政局照顾

  D 父母作为监护人,不能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第1期参考答案:C D C,你答对了吗?本期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