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刘洪立 刘建谠

  7月13日,在虞城县稍岗镇南庄村的南久红家里,几台注塑机正在生产卷尺盒,每隔十几秒,机械手就把一个成型的尺壳丢进准备好的筐里。在钢尺组装车间,8名妇女熟练地组装着钢尺。“尺条从大厂里进,我这儿就加工点零活,只生产尺壳,组装一下就行了。”南久红介绍。

  眼下,在当地,和南久红家一样从事卷尺组装的小农户或小型加工车间有数千家。他们一家几口齐上阵,从这个企业进尺条,从那个企业进簧片,不需购置大型设备,配个“打眼机”“卷簧机”组装好,贴上客商要的标签即可。

  近年来,虞城县牢牢抓住群众增收这个根本,以大带小,增强产业承载力;以小育大,激活产业成长性;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把群众有效地组织到产业链上,以产业带就业,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平稳增收。

  以大带小,即大产业带动小农户、小车间、小微企业,把一部分适合手工加工的工艺让渡或者前置到扶贫车间,拉动村级扶贫小车间、农民家庭加工,提升产业的承载力、组织力、辐射力,把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上来,带动群众稳定脱贫。目前,该县食品、钢卷尺等产业带动20万人就业,被评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

  以小育大,即对小微企业早发现、早扶持、早壮大,培育本地龙头产业企业,让产业跟着规划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目前,依托波司登、阿迪达斯、汉贝迪等品牌入驻扶贫车间,催生出了电子、服装、玩具等一批新产业。金豆子食品公司把小小芽苗菜培育成大产业,年产黄豆芽、绿豆芽、花生苗等芽苗菜200万吨,发展成研产销一体化中国芽菜标准制定者。该公司在虞城南部12个乡镇持续推进“大豆贷”扶贫计划,推行优质大豆种植,带动4000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以企带户,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创新驱动等,培育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和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以企带户,引导贫困户参与进来,让小农户跟着大企业、大市场走。目前,该县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带动10万余人从事食品加工。全县601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人人参与,年均分红1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