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为人狂放不羁,敢作敢言,对于他看不惯的人和事,必定毫不留情面地加以批驳或嘲讽。
清末,袁世凯和张之洞一同进入军机处。袁世凯因为是行伍出身,学问不及张之洞,便总强调自己虽然没有学问,但善于实干。一次,袁世凯又向德国公使吹嘘说:“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讲办实事的。”这话传到了辜鸿铭耳朵里,辜鸿铭当即不假思索地说:“老妈子倒马桶倒是用不着讲学问,除此之外,我还真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事是没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的。”
1915年前后,袁世凯为称帝做准备,筹备参议院,以为辜鸿铭是帝制派,就把他拉来做了议员,还发给辜鸿铭三百大洋笼络他。哪知辜鸿铭根本不吃袁世凯这一套,他拎着大洋转身就到了北京著名的青楼聚集地“八大胡同”,每人发一块大洋,发完,仰天长笑而去。
袁世凯死讯传出,全国举丧三天,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辜鸿铭偏偏在自家前院,大张旗鼓地办堂会,庆祝袁世凯归天。有军警前来兴师问罪,却见“观众”里有不少洋人,军警们不敢得罪,只好退去。
其实,辜鸿铭对袁世凯的讽刺挖苦还远不止这些。他还曾经用英文写成《中国牛津运动故事》和用汉语写成《幕府纪闻》两本书,书中辜鸿铭将自己犀利的语言风格和幽默机智的讽刺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袁世凯深刻、生动的嘲讽,传为奇谈。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处处和自己对着干的辜鸿铭,在世时权倾一时的袁世凯却没有什么办法。因为辜鸿铭的名声太大,袁世凯不敢迫害,只好拉拢,可辜鸿铭不理依旧我行我素。袁世凯无奈,最终只能对辜鸿铭的行为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