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段伟朵

  大河报讯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位于洛阳市区西北部新安县的磁涧镇,有着千年的樱桃种植史。疫情防控期间,省人大代表、磁涧镇礼河村支部书记张三带领乡亲积极防控疫情,不忘打好“樱桃”这张牌,发展“沟域经济”。不久后,小山沟将再度迎来樱桃红。

  疫情防控初期,张三丝毫不敢马虎,指导在各村民组路口设疫情防控点11个,每个点上有醒目的标志、标语横幅、党旗;党员干部划片包户,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控网。为了解决村民生活的不便,村委还成立了服务队,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统一购买生活用品。此外,村里在守护安全的基础上不忘帮助他人,村民们自发踊跃捐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累计捐款4万余元。

  礼河村地处新安县樱桃谷入口处,全村750户2900余人。由于长期受地理条件限制,2012年村子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脱贫攻坚开始后,在村委和帮扶单位的引导下,村子种植大粒樱桃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并拉长产业链条,建起了农家饭庄20多家,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同时,还利用村子的区位优势,引进农业、工业项目。2018年,该村实现整体脱贫,去年,大粒樱桃销售额全村达到了1800万。

  疫情对村里经济发展是否造成影响?张三介绍,前段时间,疫情虽然严重,但并未影响村民樱桃树的种植和养护。目前,漫山遍野的果树已挂满了日益长大的樱桃,5月份将进入樱桃销售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