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金沙江西岸,西藏芒康县朱巴龙;金沙江东岸,四川巴塘县竹巴笼。

  来之前看地图,怎么都看不明白。

  当我站在金沙江畔时,这个困惑我的名称终于解开。

  四川和西藏虽然是两个省区,但康巴大地是藏族聚居的地方,古往今来金沙江两岸居民交往交流交融,茶马古道不停地驮运着内地和西藏各有所需的羊毛、皮革和盐巴、茶,选择在这里过江是商人共同的目光,附近的居民自然而然成为摆渡人。久而久之,他们在两岸定居,形成村落。此地本无名,当人们谈论它的时候,便顺口说道“朱巴龙”,即船夫居住的地方。

  民国时建西康省,两岸的朱巴龙人干的是同一个行当,常常被看作一个村子的两个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亲戚交织,走动频繁。

  后来撤销西康省,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居住在江西的朱巴龙人成为西藏自治区居民,居住在江东的竹巴笼人成为四川省居民。

  有意思的是江两岸地名的对应汉字。毫无疑义,两边的名称藏文是相同的,朱巴龙是藏语音译。隔江相望的两个村落,名称完全一致,分属两个省区,在汉字上予以区别是必要的。四川先用“竹巴笼”三个字,也有用“竹巴龙”的。或许,西藏这边的村子也这样用过吧。西藏尤其是芒康县意识到这样用不方便,例如,无论说还是写“竹巴笼乡”,都搞不清楚是江哪边的竹巴笼,特别是在文字书写和地理标识方面。于是乎,西藏有人提议用“朱巴龙”三个字命名金沙江西岸的村落。一旦形成定规,外地人一看“朱巴龙”三个字,就知道是江西岸西藏的朱巴龙;见到“竹巴笼”三个字,就清楚是江东岸四川的竹巴笼。现在金沙江大桥西端竖的地理标识,即“朱巴龙乡”。

  也许是地缘情结的原因吧,西岸的朱巴龙乡对“竹巴龙”三个字有特殊的感情。站在乡政府大门前,让人莫衷一是,两边挂着一串名称,关键词都是“竹巴龙”,如“西藏芒康县竹巴龙乡人民政府”。挨着乡政府的是学校,名称为“朱巴龙乡中心小学”。

  我翻阅西藏日报社驻朱巴龙村工作队材料,封面上书写的都是“竹巴龙村”字样。我问村第一书记西热多吉,“朱”和“竹”哪个字用起来合适。他的回答是,“竹”字看起来舒服些。这种看法不仅仅是他个人看法,也是乡领导和大部分村民的感觉。乡政府门前的名称和乡里公章的用字足以说明这一点。

  无论城镇还是农牧区,一些西藏地名音译对应汉字长期存在混乱现象,同一个地名往往出现两个甚至更多不同的汉文名称。这种现象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两千多年前秦朝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新时代的西藏在这方面也应能做到规范使用。

  地名的规范是必须的,但不是绝对的。就像金沙江两岸的“朱巴龙”和“竹巴笼”,因为具体归属的省级行政区划不同在用字上区别开来是必须的。

  西藏周边有无数村落可称为“进藏第一村”。由于318国道越过金沙江大桥就是朱巴龙村,把江西岸的这个村落叫作“进藏第一村”名副其实。同样道理,对经由318国道出藏的人而言,把江东岸的竹巴笼村叫作“入川第一村”也未尝不可。(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