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8日讯(记者 文骥)“弟弟、妹妹,你们两个人各退一步,婚姻家庭难免有小矛盾,幸福家庭靠两个人共同经营。”“小伙子这么帅,乱扔垃圾可不好,环卫工人让你捡起来是应该的,你不愿意捡孃孃帮你丢垃圾桶吧……”
在日均客流量上百万的四川成都春熙路有一群特别的老人——他们头戴白帽、身着蓝衣红袖套,脸上随时洋溢着热情的微笑,在院落里、步行街,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能发现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春熙孃孃”。他们用自己特殊的“和事佬”优势帮助化解春熙路商圈、院落的矛盾纠纷,充当着纠纷化解员的角色。同时,他们也是治安信息员,经常为公安提供违法犯罪线索,还会在街面上劝导、化解、收集社情民意,服务群众。
成都市锦江区总府路社区“春熙孃孃”志愿服务队共8人,4个孃孃,4个叔叔,平均年龄7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了。他们的工作第一条便是加强对辖区的巡查,遇有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调解,不能当场调解的立即上报社区、街道。
有一次,院落里一居民的电瓶车掉了,和守车人吵了起来,“春熙孃孃”前去解决,调监控发现原来这位居民停车的时候忘记锁车了,最后大家也就一人退一步,把大事化小了。在院落里时常能看见“春熙嬢嬢”的身影,家庭婚姻、邻里纠纷都是他们调解的重点。“春熙孃孃”们还要负责发现院内制假窝点、假货仓库,从源头上防止消费者与商家产生购物纠纷。
《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此,“春熙孃孃”们在辖区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就有了条例的“撑腰”。《条例》中明确指出,引导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加人民调解组织担任人民调解员。“法律上有了明确的规定,我们调解起纠纷来就更有底气了。”“春熙嬢嬢”陈朝珍说。
据悉,2019年,“春熙孃孃”累计接待居民50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200余条,协调解决180条,解决率达90%,累计受理外来务工人员各类合理诉求20宗,成功化解率达98%。辖区警情较去年同期下降10.17%,其中违法犯罪类警情下降17%,信访总量同比减少30%。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按照条例的要求,发动更多的像‘春熙孃孃’这样的社会组织、热心群众志愿者参与纠纷化解,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平安和谐。”锦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