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许俊文
12月22日,第二届南丁文学奖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颁奖仪式,著名作家刘庆邦的长篇小说《家长》荣获第二届南丁文学奖。这部作品从教育的角度写中国家长,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中国教育,阐述“可爱、可敬、可悲”的中国家长的焦虑和教育的误区。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为刘庆邦先生颁奖。
刘庆邦谈《家长》:热点焦点我都没想到,我想到的是痛点
刘庆邦,河南沈丘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平原上的歌谣》《遍地月光》等九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等四十余种。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长篇小说《家长》与以前多写农村和煤矿的创作题材不同,是教育的话题。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名叫王国慧的母亲,为了儿子何新成的成才费尽心思,但她只将注意力放在儿子的荣誉和成绩上,而对儿子的内心却很少注意。儿子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出现早恋倾向时,又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好的引导,最终出现了精神障碍。
河南省文联作协主席、南丁文学奖评委邵丽宣读了第二届南丁文学奖评委会授奖词:刘庆邦从关注中原乡土和矿区生活步入文坛,其小说讲究语言,注重细节,洞悉人性,因而在电子时代依然保持着独特而恒久的魅力。新作《家长》聚焦当前令无数家长重视甚至焦虑的教育问题,以文雅而不失幽默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由社会问题延伸为家庭问题、伦理问题,进而探讨人性的本质,对促进人格完善和精神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示出刘庆邦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切的社会责任。
刘庆邦在获奖感言中说:“领这个奖等于南丁老师还在关注着我,我深深地感谢。我希望这个奖年年办下去,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的作家能够得南丁文学奖。至于我这一次获奖的《家长》,我就不多说了,有人说写了热点,有说写了焦点,热点焦点我都没想到,我想到的是痛点。我得向南丁先生学习,在发展新人、推荐新人上发一点力,宁可自己少写一点,也为青年作家成长,推他们一把。”
李敬泽:这个奖寄托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初心
2019年的河南文学,是丰收的一年。李洱的《应物兄》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有9位河南籍作家荣获这项中国文学的最高荣誉。
第二届南丁文学奖经过提名和评审,最终有10部作品进入最后的短名单,按发表出版时间顺序分别为:杨东明的《问题男人》、李洱的《应物兄》、蒋一谈的《原谅你等于原谅了我》、南飞雁的《省府前街》、蒋韵的《水岸云庐》、王剑冰的《南方最后一支马帮》、蓝蓝的《花神的梯子》、周瑄璞的《日近长安远》、刘庆邦的《家长》。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中原作家群在中国文坛确实是一支有实力的队伍。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在我们河南这块文学的高原上,南丁先生是辛勤的园丁,河南文学的繁荣离不开南丁先生的辛勤付出。这个奖寄托着南丁先生的那一份初心,这份初心是河南文学,也是中国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这样一个初心。”
据悉,南丁文学奖为表彰中原作家群的创作而设立,评奖工作由南丁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委员会终身评委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守国、刘震云、李佩甫、李敬泽、何弘、何向阳、张宇、邵丽、周大新。南丁文学奖评选接受本奖各评委、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协主席和副主席、本奖历年的获奖者、全国著名评论家等推荐的候选人,不接受个人申报。推荐候选人工作截止于每年9月1日前。候选人及其作品,由评奖委员会秘书处进行资格审查并形成长名单。长名单形成后通报给各评委,并接受其提名新的候选人。然后由秘书处进行筛选,形成不超过10人的短名单,从中产生当年获奖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