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1978年到2018年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四十年,这四十年,可能对于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记忆。

  土呷,1953年11月生于西藏昌都,是全国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大学的藏族学生,198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昌都市政协副主席,也是研究昌都文化的著名学者。

  我的高考

  1977年,尘封11年的高考大门徐徐打开,振兴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那一段改变人生轨迹的往事土呷至今仍历历在目。

  “恢复高考的喜讯从广播里传向四面八方,这对我们求知欲强的人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当时,土呷在昌都地区波密县工作,在三番五次的请求和据理力争后,县领导终于同意让土呷参加高考。

  此时,离高考的时间不到三十天,由于时间仓促土呷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紧张的自学复习中,每天的复习时间超过十八九个小时。即便是这样争分夺秒、超负荷地补习自学,土呷担心的数学还是只复习到初中阶段,而全国统一的高考时间——1977年12月10日如期而至。土呷只有狠下决心,勇敢地走向考场,去“尝试”一番。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土呷和全国570多万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一起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

  度过了两天紧张、严肃的考试时间,土呷便开始了焦急的等待,急切地盼望着那也许是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是灰心丧气的一瞬。人到了无奈的时候,似乎把一切寄托在了命运的摆布,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结束了紧张、短暂的高考,土呷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来到波密县古乡卡达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在河滩修坝筑田。

  那天,天高云淡,空气清爽,是难得的好天气,大家与往常一样,在田间干得十分起劲,却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叫喊声。

  “好消息!土呷考上大学了!土呷考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啦!”一位干部手里拿着一张纸,兴高采烈地朝工地跑来,声音越来越清晰。

  一切来得太突然,似乎来不及准备,来不及思考,喜讯就这样来临了。土呷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一起劳动的工友们却情不自禁地把帽子和衣服扔向天空欢呼起来。

  顿时,一片欢呼声响彻山谷,回荡在蓝天白云间,工友、群众纷纷和土呷握手、拥抱表达着他们发自内心的祝贺和喜悦的心情。

  此时,土呷激动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1978年2月,25岁的土呷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高原来到东海之滨的美丽城市上海,迈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门。

  进入大学校园,土呷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感慨万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为社会服务。

  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渊博的知识,精辟独到的见解,鞭辟入里的分析,旁征博引的讲解逐步打开了土呷知识的闸门,引导土呷走上了深奥而充满乐趣的知识殿堂。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破冰之举的高考早已定格在我内心深处,我庆幸自己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同样感受到肩负的历史责任。”每当回忆起40年前那难忘的一瞬间,仿佛那欢呼声又回荡在土呷耳边。

  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生在昌都、长在昌都、学到知识投身家乡建设的土呷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周年的全过程,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受益者和见证者,其感受和体会最深。

  骡马代步到飞机翱翔

  过去落后的交通,地理环境成为制约昌都经济发展的阻碍,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昌都逐渐边缘化。

  土呷清楚地记得,他刚参见工作时下基层调研或开展工作还是骡马代步,有时还要骑马走好几天的路,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宾馆、招待所等,下乡时还要带上自己的饮食起居。在下乡期间,要是带有豆腐乳、榨菜、猪肉罐头中的其中一个那就算是很丰盛的。”土呷回忆说。

  据统计,1978年昌都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87元。

  改革开放前,昌都地区农副产品甚至不能实现自给自足,绝大多数农牧民疲于解决温饱问题。昌都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要想富先修路,40年后的今天,昌都一条条规划红线以昌都城区为中心,跨江过河,穿山越岭。一端向外辐射,连接起藏、川、青、滇周边地区;一端向内延伸,串联起昌都市内的幢幢新居。

  截至2018年底,昌都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6万公里,是1978年0.25万公里的7倍,县(区)通油路率为100%,境内国道省道建设稳步提升。全市138个乡(镇)实现通达,乡(镇)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79.7%;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每周航班达到39班次,是2012年每周4班次的9.75倍,架起了连接祖国内地的空中走廊。

  改革开放40年来,昌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飞跃。2018年,昌都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30元,是1978年的12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30元,是1978年的67.8倍。

  “过去,昌都人民主食仅为糌粑和肉类,而现在面食、米饭等应有尽有,除去当地百姓热衷的酥油茶、清茶,各种各样的饮品现在也随处可见。”土呷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昌都百姓的饮食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如今,在昌都早已听不到群众为温饱问题而发愁的情况。

  “高颜值藏东明珠”熠熠生辉

  在2012年以前,受经济、地理、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昌都城镇化程度不仅远远落后于内地一些中小城市,而且跟西藏其他兄弟地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城市面貌脏乱,市政设施落后,交通环境拥挤,主城区80%的建筑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最老的房子建于60年代,主城区面积0.5平方公里,拥挤聚集着2.5万人。

  “旧城道路狭窄泥泞,巷子内污水横溢、消防隐患大、卫生脏乱差、出行不便,严重影响了昌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土呷说。

  围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2年4月,一场规模空前的城市大建设全面铺开。经过三年大规模改造后,昌都镇城市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4.6平方公里增加到29.6平方公里,一座布局合理、商贸繁荣、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康巴风情浓郁的“藏东明珠”熠熠生辉。

  截至目前,昌都旧城改造工作共整理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开发房屋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占地约5.5万平方米,安置2000多户棚户区群众。

  “随着昌都市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前低矮破旧、采光差的房屋也不能满足农牧区群众对居住的要求。”土呷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牧区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党的惠民政策直接改善了农牧区群众的住房条件。

  卖了耕牛买电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土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传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只有昌都地区文工团。80年代,昌都市在各县成立了乌兰牧骑式专业文艺宣传队,传承并保护了昌都卓舞、丁青热巴、芒康弦子等很多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很多乡镇都已有了自己的文工团。

  1984年,昌都县嘎玛乡瓦寨民间唐卡展览让土呷记忆犹新。土呷说,那是改革开放后西藏首次大规模展出多幅珍贵唐卡。“因为怕被批斗和唐卡要不回来等问题,很多瓦寨群众心有余悸,不敢拿出自己的唐卡。”为了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土呷和同事在嘎玛乡待了整整43天。

  “唐卡展出后影响很大,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群众都为之惊叹。”土呷介绍说,瓦寨民间唐卡展览相继在拉萨、广州等地展出,这次大规模展出对嘎玛唐卡的宣传和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重视,在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昌都唐卡艺术发展的越来越好,出现了嘎玛德勒等一大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如今,跨省区藏川滇青艺术节、康巴文化艺术节、茶马古道文化艺术节、芒康古盐田文化艺术节、丁青热巴文化艺术节等诸多市级、县级文化艺术节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90年代,昌都还启动了各县区民间歌谣集成、民间故事集成、民间谚语集成、舞蹈、曲艺、戏剧等十套集成工作。同时,组织专业民族文化遗产普查组深入基层普查民族文化遗产。”土呷说,这些工作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后,昌都人民的观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80年代,在一次下乡中发现有农户将耕牛卖了买电视。”土呷解释说,耕牛是农民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卖了耕牛买电视说明群众对广播电视有需求,群众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后,昌都藏医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藏医药著作得到出版,在政府的扶持下昌都藏医院建立。”土呷说,家族传承的日喀则市日通藏医院也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40年来,位于西藏东大门的昌都地区一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被冠以“藏东明珠”的美誉。未来,这座具有浓郁康巴文化的藏东名城必将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