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航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立新说:“我们常年联系船舶有五六十艘,货运车辆六七十辆。我们的经营范围比较广,除了拉粮食外,还有发送钢板、钢渣等。我们的车船不空跑,来回拉货。比如我们粮食到连云港,回来给我们拉钢渣带回来。来到周口港,没想到周口港规模这么大,服务这么好。在这里发展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感谢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发展平台。”

  周口市宏华粮贸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尚清兰从事粮贸经营十六年了,往年他们的运输多半通过公路、铁路,运量小、成本高。自周口港开港后,他们第一家入驻,通过水路运输,运费低,运量大,船舶又可以作为“流动仓库”,节省了许多成本,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效益。尚清兰说:“周口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好多外商来购买粮食,为当地老百姓增加了好多收入,也给我们增加了业务量,以后会发展越来越迅速。”

  安徽临泉县船民李士薄在沙颍河跑船十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他们安徽临泉县船运公司的所有船只除了在长江运输之外,其余五六百艘都常年在沙颍河运输。沙颍河航道好,水位深,利于船只通航,从周口港走货,服务质量好。李士薄:“周口港应该说是内河非常大的港口了,而且各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沙颍河常年水位比较稳定,相对来说两千吨左右的船常年都可以过来。”

  安徽阜阳的刘长荣是一位资深船民,他的船只挂靠在江苏扬州的船舶公司,常年跑货运业务,自周口港开港以来,他就把周口港作为自己的始发地,一年来回跑十多趟往长江那边运送粮食、煤炭等货品。他说自己跑过的港口无数,周口港是最大的,最好的。“我们江苏、安徽跑了这么多地方,这个周口港是最大的,最好的。大是规模大,好是指设备非常完善,货源方面非常充足,对我们装货方面有很大帮助,我们以后往这边来生意肯定红火。”

  因水而兴的周家口在明清时代素有小武汉之称,商贸航运繁盛400余年。千年潮未落,时代扬新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沙颍河通江达海功能再次凸显,以周口为起点,沙颍河航运上游可到漯河、平顶山;向东沿淮河而下,分别从上海、盐城、连云港实现通江达海。单船通航能力可达两千吨,拖队可达一万吨以上,集散货能力可覆盖河南、湖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随着内河航运的再次复兴和繁荣,沙颍河被国家规划为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是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重要的一线。周口港正成为中原经济区贯通陆海大通道、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成为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航运新起点。

  周口中心港加快建设力度,原计划三年建成的八个挖入式港池,今年底主体全部完工。已经开港运营的四号五号港池吊装设备日渐完善,现代化设备逐步在安装,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集装箱、散杂货,大件货物的吊装能力,周口港的业务量迅猛增长,昔日的小武汉今日又迎来了“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航运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