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伊始,一个娇小的身影不时穿梭在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室里,她友好地跟同学打招呼,认真做课堂笔记,积极跟老师互动。她是来自马来西亚沙巴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冯大晶。2013年,冯大晶怀着成为汉语老师的梦想,来到南京大学,5年多过去了,她亲眼目睹江苏的发展变化,珍藏在心中的华文教育梦也愈加坚定。

  师长引领,有缘追梦到金陵

  冯大晶本科专业是汉语语言文学,之所以选择留学南京,是受高中阶段语文老师影响,他就是南大毕业的。当初语文老师建议她说:“如果你对中文系有兴趣,南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南京就这样在她心里生了根。来到南京的那一刻,她就喜欢上这座城市,旖旎多姿的秦淮河、历经沧桑的明城墙、烟雨朦胧的金陵小巷,都从她读过的文学作品里“走进”现实。

  初到一个陌生城市,冯大晶没有感到孤独,南京美丽的风景、可口的食物和丰富的文化,都让她感到新奇和有趣,一有空她就四处走走。她在高中时期就立志当汉语老师,所以在南京的学习生活让她感觉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近。后来,她结识一些同在南京求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大家结伴走遍南京大大小小街区,从中领略独特的金陵文化。

  求学五载,感受南京变化大

  南京的变化,常住居民往往难以察觉,而一个在南京学习生活5年的大马女孩却深有体会。冯大晶刚到南京的时候,仙林大学城还没有如此繁华,而如今周边已入驻多家大型企业,还有不少外企,尤其是近几年遍地开花的便利店,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随着汉语的国际化,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新鲜的外国面孔,留学生们生活也在随着这座城市的变化而变化。

  刚来南京的时候,冯大晶几乎不会用淘宝,现在她挑选商品、在线咨询、下单、支付十分娴熟。淘宝上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受到她的家人好评,家人经常让她帮忙下单,每逢“双11”、寒暑假,“业务”就特别繁忙。“我姑父经常‘挂念’南京盐水鸭,每次寒暑假都让我帮他带。”冯大晶笑着说。

  “还有一个变化是公共厕所,越来越注重隐私。”冯大晶认为这也是一个城市走向国际的标志。民生无小事,江苏从2015年打响“厕所革命”,南京牛首山等一批旅游景区示范厕所被评为“最美厕所”,众多整洁和服务人性化的厕所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

  文化认同,希望未来教中文

  在研究生阶段,冯大晶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说这也源自她对华人身份的认同和传承祖先文化的责任感。马来西亚是个拥有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当地华人一直保留着让子女接受华文教育的传统,长久以来形成一套包括小学、中学、大专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在她看来,马来西亚华人学中文和其他国家的人学中文是不同的。“我们本身有一种身份认同,父母让我们学习中文,就是希望下一代还是会讲中文,而我现在也想把这一语言和文化继承下去。”

  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冯大晶就开始为今后的华文教育之路做准备,幼年时害怕古诗背诵,让她早早就开始琢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她说以后要教学生把故事唱出来,还要结合文学作品向学生们推介南京,她正在罗列一份与南京有关的文学作品清单,方便以后讲给学生们听,《登金陵凤凰台》《乌衣巷》等都在其中。

  对于未来,冯大晶并没有把自己的华文教育之梦局限在马来西亚,而是放眼全世界。“在任何一个地方教中文,我觉得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朱 娜

  实习生 唐娅媚 李 璇 邵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