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推进中央预算内项目,2017年度116个项目全部开工
2018年度56个项目已开工34个
南宁晚报讯(记者 孟娟娟)8月30日,记者从南宁市发改委获悉,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市116个2017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全市三个城区受到自治区奖励。
具体来说,全市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12.24亿元,投资完成率95.32%,支付中央资金11.08亿元,资金支付率86.29%。已下达的56个2018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中,开工34个,开工率60.71%。
近年来,南宁市为推动中央预算内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原则逐一明确每个项目的关键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定期召开市重大项目前期审批攻坚站协调会,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市政府督查室、两重两问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全市范围联合督查;并由市政府对于进展缓慢项目进行集体约谈、严肃问责,每月将进度滞后的项目及推进责任单位在《南宁市稳增长督查专报》进行通报,有效促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执行进度,发挥了中央资金使用效益。
在近日发布的自治区政府对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完成率高的设区市、县(市、区)激励名单中,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良庆区这三个城区获得奖励。2018年自治区对奖励县(区)在安排本年度由国家切块下达明确为奖励资金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时,给予不少于3%的总奖励资金。
相关新闻
青秀区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已完工
南宁晚报讯(记者 赵敏 通讯员 姚晓临)2017年,青秀区获得一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已经全部完工;今年获得一个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100%。
近年来,青秀区高度重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找准突破点和结合点,全力推动和服务项目建设。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进度,及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倒排工期,做好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按照项目建设合同要求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同时规范、完善财务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符合概算和有关规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项目协调及稽查,出现问题限时整改。
这些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施。2017年青秀区共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3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6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全部完工,完工率、资金到位率、资金支付率均为100%。2018年共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58.0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1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良好,合计已完成投资24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100%。
西乡塘区两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均开工
南宁晚报讯(记者 林灵)记者日前了解到,西乡塘区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2个,开工2个,开工率100%。计划总投资4484.0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01万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至报告期累计下达投资计划3286.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286.5万元,投资完成率为100%。
西乡塘区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有2个,包括西乡塘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巩固工程和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项目。西乡塘区发挥中枢运转作用,全力推动和服务项目建设。其中,西乡塘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巩固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171.5万元,至2017年12月底已全部完工,投资完成率100%;项目实际支付资金104.2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万元。
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项目计划总投资4312.53万元,项目共获计划下达中央资金2543万元,中央资金实际到位1890万元。截至2017年12月底,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单体五方竣工验收,并完成装饰装修工程网上公开招标手续,累计完成投资3115万元。
良庆区
多个民生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
开工率、完成率高,良庆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得到自治区督查激励嘉奖
整洁干净的移民安置小区,成为不少移民温暖的新家 良庆区供图
南宁晚报记者 何璨汐 通讯员 谢蒙龙 实习生 刘欢
舒适便利的档案馆,整洁干净的移民安置小区,受惠2255人的人饮巩固提升工程……良庆区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完工,让辖区居民受益颇多。开工率、完成率高的优异表现,让良庆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近日获得自治区嘉奖并获得激励措施支持。
标准化建设完工快 档案馆麻雀变凤凰
“以前工作人员和文档资料都挤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办公点,保存文档资料、居民查阅办事很不方便。现在,宽敞的新档案馆,不仅能更好地分类、保存、修复文档资料,还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更好的体验。”良庆区档案局主任科员郑登清介绍,新建设的良庆区国家档案馆位于玉洞大道11号,在2016年被列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209万元。
良庆区国家档案馆项目与其他项目合并建设,需要协调事项多、协调难度大。从项目建设来说,涉及既有中央项目,也有地方项目;从项目审批权限来说,涉及有南宁市一级和城区本级的交叉审批事项;从项目评审来说,既有整体评审,又有单独评审,评审次数多。
在上级各部门通力配合、全力推进下,2016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同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验收并转入主体装修及设施设备采购招标工作。2017年9月,项目竣工并举行了竣工仪式。
据介绍,良庆区国家档案馆是标准的县级二级馆,在库房面积、提供利用面积和业务技术等方面,均符合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档案馆一楼为对外服务,二楼为业务、技术办公室,三楼为库房,存放文档资料。档案馆不仅收集了良庆区内丰富的文档、声像资料,还可以在档案裱糊修复室对缺损档案进行修补。同时,配建了设备先进的计算机监控室,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对库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热成像,自动探测库房内是否有有生命的物体存在。
设置一张红黑榜 督查问效促进度
良庆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7年项目,分别为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和那马镇那僚村那派坡移民安置小区。8月28日,记者在那派坡移民安置小区了解到,十几年前,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居民,因水库移民和生态移民迁居到了南宁,分布在各个安置点。由于以前的安置点较偏僻,且砖瓦结构的安置房很多已破败,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政府将这些移民再次列入帮扶计划。
为了尽快建设好移民安置小区,解决移民住房难的问题,项目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后,良庆区采取建立微信工作群以及设立红黑榜的方式,对项目建设进行督查。为了保障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从城区住建局、发改局、扶贫办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骨干,成立进度和质量安全小组,制定进度和质量安全评分指标体系,每周定期不定期到项目工地检查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并进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通报公示,实施红黑榜奖惩措施,从而督促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参建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项目建设,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良庆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7年项目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即完成建房172套,完工速度快,质量高,建档立卡户住房竣工率为100%,实现建档立卡户搬迁率100%。
狠抓项目建设 中央预算内项目获嘉奖
近年来,良庆区高度重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工作,采取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锁定完工时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力推进了项目实施。
据良庆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良庆区获中央预算内项目3个,已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436万元,投资完成率100%;2018年,良庆区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2203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021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2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项目已于2017年11月开工,2018年计划投资4400万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项目建设已完成互市综合服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跨境贸易数据验证中心、智慧口岸信息化等模块建设。另外,良庆区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8年计划投资35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1万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12万元。
良庆区表示,下一步将在工作中继续找准突破点和结合点,强化项目协调、调度和稽查力度,争取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