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0日讯(记者 习淑祎 摄影报道)“最害怕的就是眼睛瞎了,再也见不着儿子了,好在,现在终于看到了他”“找了25年,儿子却近在咫尺”……7月10日,“缘梦行动 爱促团圆”2018年四川认亲大会在成都西华大学举行,在公安部五局副局长陈士渠、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王雄等各位嘉宾的见证下,来自成都、绵阳六组被拐家庭重逢。台上,家人重逢声泪俱下;台下,紧握家人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被拐卖之后 她最终选择了流浪
“妈,我到底是啥时候生的呀?”“爸,现在家里还有谁呀?”庞金彦(原名“胡冬梅”)是今天认亲大会上最先见到家人的人。从台上下来之后,庞金彦和胡凤刚、蔡连书夫妇一边流泪一边询问起对方这28年来的情况。“你是1989年1月7日出生的,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受欺负没有?吃得好不好?”母亲蔡连书回答完女儿的问题后,母女两再次抱头痛哭。
1991年的一天,家住郫都区唐昌镇的胡凤刚、蔡连书夫妻因为家庭琐事争吵起来,蔡连书负气之下离家出走。胡凤刚一人既要带孩子,还要做农活,无奈之下只得把2岁的女儿胡冬梅寄养在一个朋友家里,让其帮忙照看。一段时间后,思女心切的蔡连书回到了家中,夫妇俩前去接2岁的女儿回家时却被告知孩子不知去向。谁也没有想到,夫妻间的一次吵架,竟然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夫妇俩瞬间感觉天崩塌了。四处打听,四处寻找,可孩子仍然音信全无。
在另一边,女儿胡冬梅已经被拐卖至河北邢台改名为庞金彦,被拐卖之后,庞金彦的日子也不好过。“从我记事起,养父母对我便不好,冬天手冻裂了也不会有人管,吃穿用我的都是最差的,还经常被兄弟姐妹欺负。再加上村里的人都说我是捡来的,所以我从小便怀疑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的,在2003年便从养父母家跑了出去。”
跑出去时,庞金彦年仅14岁,个子小再加上未成年,她只能到饭店打工、捡垃圾……开启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成年之后,庞金彦跟养父母得到了自己身世的确切消息,坚定了她找到自己亲身父母的决心。在随后的时间里,庞金彦到公安局进行了DNA血样采集。
2013年12月16日,胡凤刚夫妇也抱着一丝希望,到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进行了DNA血样采集。2018年1月,经过DNA全国数据库比对,发现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叫庞金彦的女孩与胡凤刚、蔡连书夫妻DNA相符。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前往河北石家庄展开调查核实工作,对庞金彦的DNA血样进行采集并上报比对,最后确认庞金彦就是当年胡凤刚、蔡连书夫妻丢失的女儿胡冬梅。
如今,庞金彦已经成家,育有一儿一女,和丈夫在石家庄经营一家小饭馆。看着女儿现在过得好,胡凤刚夫妇也松了一口气。“感觉心口的鹅卵石终于落地了。昨天就在家里安排好了,要给女儿办一个巴适的回家宴。”胡凤刚说道。
穿上新衣服 和爸妈回家
1991年正月初二,按照四川的习俗,这一天正是走亲戚的日子,家住彭州市致和镇的胡本华家来了不少的亲朋好友,夫妇俩忙着招呼亲戚,五岁的儿子胡建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附近玩耍。快吃晚饭时,发现胡建不见踪影,亲戚朋友找了一晚上未果。第二天一早胡本华和妻子到彭州市公安局太平派出所报警,民警庚即展开了调查和案侦工作,于当年年底抓获了拐卖嫌疑人郑某某、王某某、薛某某,三人均如实交代了由郑某某、王某某于1991年正月以买鞭炮、糖果为诱饵,将儿童晏江(已解救)、胡建拐骗交由薛某某带至山东贩卖的犯罪事实。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彭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前往山东开展查找与解救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结局有喜有忧:找回了被拐儿童晏江,胡建却不知所踪。之后公安机关对胡本华夫妇进行DNA采血入库。这份血样带着的基因信息定期地比对着入库的其它信息,却沉默了二十多年。
儿子被拐走后,胡本华家再也没有过过一个安心的年。胡本华妻子没事儿便拿着儿子仅有的两张照片流泪,到了大年初二更甚。由于哭得过多,胡本华妻子的视力下降,眼前变得模糊。“最害怕的就是眼睛瞎了,再也见不着儿子了,好在,现在终于看到了他。”胡本华妻子说道。
2018年1月,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比对,确定山东省菏泽市的张全明与胡本华夫妇系直系血亲的可能性达90%以上。今年三月,彭州市公安局专程前往山东省菏泽市采集张全明的血样,并于3月13日将张全明的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库复核,确定张全明就是当年的胡建。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句话形容胡本华一家的重逢再合适不过了,不善言语的胡本华夫妇和同样不善言辞的张全明,用握紧对方的手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见儿子之前,胡本华夫妇给儿子买了一件大红色的衣服,从台上下来,便拿给儿子穿上了。“红色吉祥、喜庆,希望接下来的都是好日子。”老两口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确认过眼神 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1990年11月18日,三台县芦溪镇刘祀吉、银国华夫妇到三台县芦溪派出所报警,称其4岁的儿子刘继松于当日在三台县芦溪镇正在建设的绵三公路上玩耍时失踪。由于案发时绵三公路正在扩建之中,该地区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又处在三台县到绵阳市的主要公路之上,过往车辆较多,导致摸排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侦查工作陷入僵局。
在这一边,刘祀吉夫妇从未停止过寻找儿子。“孩子失踪的时候,还正感冒在打针,但是针还没打完,孩子就不见了。那个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吃喝拉撒全都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内,但都是一无所获。”今年已经56岁的刘祀吉仍在辗转全国各地到处打工,希望通过一边打工一边寻找的方式,能够在某一个地区发现儿子。
“打记事起,村里人就老用‘野孩子’来称呼我,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便问养父母我是哪来的,他们也很明确的告诉了我的身世,所以,从小我就清楚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的。”赵新根(原名“刘继松”)说道。18岁之后,赵新根决定找到自己的亲身父母。发了很多帖子、打了很多电话,由于没有任何线索,最终都石沉大海。2014年,赵新根到公安部门采集了DNA血样。
2000年,芦溪派出所民警们找到刘祀吉夫妇,对其采集了DNA血样并及时入库比对,不过依旧没有音讯。2018年3月12日,刘继松失踪案迎来了重大转机。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的盲对,证实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赵圪当村的赵新根就是当年被拐的刘继松。至此,一场跨越了近三十年的追踪寻找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7月6日接到电话,通知我找到了我的亲生父母,7月8号我便到成都来了。虽然之前从未见过面,但上台之后看见母亲的眼睛,我便很笃定这就是我妈了!”赵新根说道。
认亲大会现场
家门口的河流和池塘 是对家的仅存的记忆
1987年12月26日,天已经快黑了,而时间也早已过了儿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的时间,别人家的小孩都已经到家了,自己的小孩却没了踪影。绵阳市三台县乐安镇何仲兴、杨会琼夫妇这时惊觉自己小孩失踪了,夫妇二人伤心欲绝,四处寻找未果,随即向三台县公安局打拐办报案。
接报后,三台县公安局迅速组织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寻找何建军,一直未取得成效。三十年来,何仲兴、杨会琼夫妇没有一刻放弃寻找,三台县公安局打拐办、乐安派出所的民警们也继续开展工作,坚持找寻。
派出所民警在不断变更,但一茬又一茬的民警始终未放弃过对何建军的寻找。2015年12月,乐安派出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办理打拐案件的要求,联系县局刑警大队采集了何仲兴、杨会琼夫妇DNA血样入库比对。2018年5月,好消息传来,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比对,确认何仲兴、杨会琼夫妇血样与河南省汤阴县任固镇蔡故城村任利宾的血样所检遗传标记符合遗传规律,确认具有亲缘关系,经绵阳市公安局再次进行DNA复核检验,证实任利宾就是30年前被拐儿童何建军。
在这一次认亲大会上,对于父母们来说,有两个日期记得清清楚楚,一个是孩子出生的日子,另一个是孩子失踪的日子,何仲兴夫妇也不例外。“他是87年12月26日,星期六,冬月初六被拐走的,当时穿着一双新棉鞋、戴着皮革的帽子、穿着小军装,脸上还有猫抓的伤。”
任利宾在被拐卖时已经五岁,开始记事了,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世,尽管随着年龄增长一些细节和父母的名字已经忘记,但却清楚的记得自己叫“何建军”。“被拐时,曾经在一座山上听见妈妈在叫我的名字,但却被人掐住了脖子不让说话。到现在,依然记得家门口有一条河,上学路上要经过一座鱼塘。”成年之后,任利宾所在的镇子有了网络,他开始在网上发帖,但都沉了下去,没有消息。任利宾选择了到公安部门登记,因为线索比较多,在2017年底,任利宾得到了可能找到了自己亲身父母的消息。在经过DNA比对之后,今天,他总算是见着了父母,回到了自己梦里熟悉的家。
找了25年 儿子却近在咫尺
1993年8月21日,三台县幸福乡黄福志夫妇带着三岁多的儿子黄强到乡上赶集,将儿子交给正在理发店理发的妹妹照看后,两人就去忙活其它事情了。妹妹理完发后发现侄儿不见了。亲戚朋友们找寻好几天后,才到古井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迅速组织力量多方寻找,但均无果。
二十多年里,找到儿子成了黄福志夫妇俩最大的心愿,哪里有捡拾小孩的信息,他们俩就赶到哪里,但每次都以失望而告终。夫妇俩总是幻想着自己能亲自站在寻亲的舞台上,听着主持人宣布找到自己儿子的声音。
二十多年中,社区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帮老黄一家人圆梦也成了大家最大的心愿。黄福志夫妇俩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历年来每位古井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名字。民警侯光辉接过寻找小强娃的接力棒后,重新梳理案件,重新回访案发现场、寻访当事人。同时也积极同上级打拐部门密切联系争取支持,采集黄福志夫妇血样入库。2018年5月28日,好消息传来,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比对,确认平武县大印镇三丰村的严光银就是二十年前被拐的黄强。
被拐38年 乡音改鬓毛衰
1976年,三台县建设镇向春耕、田银珍夫妇共同生育了他们的第三个小孩,取名向明。
1980年,田银珍的结拜姊妹杨某某对田银珍说带向明到河南耍一趟(实际是拐卖向明),田银珍同意了。于是杨某某将向明拐卖到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王楼乡。后来,向春耕、田银珍夫妇见杨某某和向明一直没有回来,才明白向明被拐卖了,遂前往河南寻子。期间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向春耕、田银珍夫妇找到了身在河南的杨某某,此时的杨某某拒不承认拐卖向明一事,于是夫妇俩向三台县公安机关报案求助,公安机关立刻行动,展开调查。由于当时通讯和科学技术落后,只能依靠人力走访调查,始终没有找到向明的下落。
直到2016年,三台县公安机关对老两口进行了血样采集,2018年5月,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的盲对便传来了好消息。向春耕、田银珍夫妇的血样与DNA库里的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位邱乡一个名叫韩玉林的人血样比中,该韩玉林就是当年被拐卖的向明。
如今的韩玉林已经42岁,乡音已改鬓毛已衰,不过让老母亲田银珍欣慰的是,尽管等了38年,总算是等到了自己的儿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