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鹏 通讯员 高锦华 赵娟)4月25日,百万字的《晋祠胜境》小样终于印出来了,在高荫桐老人的书桌上摆了厚厚的一撂。全书分上下两部,共32章,图文并茂,书写了晋祠地区横向200平方公里、纵向4500年的历史地理沿革,收录了诗文数百篇,汇总特色景观80个,收集景观资料照片千余幅,手工绘制插画十余幅,内容之丰富、史料之翔实、行文之严谨,都堪称晋祠著作史上蔚为大观者。

  《晋祠胜境》主编高荫桐已经76岁了,现在是太原市小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太原市南郊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南郊区政协主席,小店区政协主席。他说:“写晋祠的人很多,但是缺乏一部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晋祠及其周边历史文化、风物人情的著作。我在晋祠工作生活近30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为晋祠立传是我的夙愿。”他组建起了40多人的编辑部,其中不乏古太原研究的翘楚,自2014年开笔,分工协作,经过初稿、六次审稿,终于成稿。

  作为《晋祠胜境》的主编和重要执笔人,高荫桐说,虽然自己对晋祠十分了解,但是要写成书,必须足够准确严谨,要有出处和依据。他先后查阅了百余种书籍和史料,走访文化名人和当地群众,收集民间资料。近80岁的老人,每天和年轻人一样八点“上班”,在办公室笔耕不辍,他说午饭后的时间效率最高,没人打扰,能静下来,所以他几乎从不午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在“特色景观”一章,他整理出80处景观,不仅收录了著名的晋祠内、外八景和天龙山八景,还自己汇总了名人别墅八景,晋祠水乡十二景,古建三宝、彩塑三绝、古塔三稀、古树三珍等特色景观36处,有景观描述、有诗文佐证、有历史传说,十分详尽,堪称晋祠胜景之大观。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手工绘制了《晋祠旧貌示意图》《天龙山八景示意图》《晋祠胜境全貌示意图》等大幅示意图,最大幅的1.9米长、0.9米宽,历时半年绘制完成,采用中国画的“界画”手法,横平竖直,建筑规整、树木葱茏,每一块城墙砖、每一棵树的枝叶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既是地形地貌示意图,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对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绘制这样的图难度可想而知。

  《晋祠胜境》并不是高荫桐唯一的作品。2017年4月,古太原文化研究会成立,高荫桐任第一副会长,他说自己年龄大了,岁月不待人,很多事要急赶着做,他提出第一个“四年计划”——出版11部历史文化著作,目前《晋祠胜境》《古太原史话》《晋阳文化杂谈》《细品晋阳》《古今名人诗咏太原书法集》《巡台御史杨二酉》《昭馀明珠银圐圙》等七部已基本定稿。

  高荫桐说自己是“自讨苦吃”,快八十岁的人,眼睛花了,耳朵也有点背,写作过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难。但对于古太原文化的热爱和不甘无为的心情促使他投身于著书立传中,活到老,写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