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外媒称,中国近年来与拉美地区的西班牙语国家加强了外交和经贸合作,这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班牙语的热情。

  据拉美社4月23日报道,旨在推广西班牙语教学、传播西班牙及其他西语国家的文化的塞万提斯学院主任因玛·冈萨雷斯指出,这一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招纳西班牙语专业人才。

  冈萨雷斯表示,毫无疑问,中国与西班牙与世界,尤其是西班牙语美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联系对西班牙语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指出,中国很多企业都对在拉美开展投资、工程和建筑项目感兴趣,因此西班牙语专业人才的储备也成为当务之急。

  冈萨雷斯强调,西班牙语在中国正值最佳发展期。中国决定将西班牙语、英语、法语、俄语和德语共同纳入中小学课程当中,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据调查显示,下学期将有126所学校将开设西班牙语课程,与此同时私立学校的需求也十分高涨。

  报道称,塞万提斯学院利用“世界西班牙语日”在中国进一步推动西班牙语的传播。该学院还在微信上开设了公众号,以期为更多使用西班牙语的中国人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报道称,塞万提斯学院还借“世界读书日”之机,播放了纪念哥伦比亚伟大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纪录片。该学院希望在这位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逝世4周年的日子,将其作品推荐给更多中国读者。(编译/刘丽菲)

  资料图片:2015年4月1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堂吉诃德》纪念手抄本。 新华社记者谢海宁摄


  西媒称西班牙语在中国日益受欢迎:打开通往不同世界大门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西媒称,随着新一届西班牙语大赛的决赛在北京举行,西班牙语19日再次成为中国国家电视台的主角。西语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据埃菲社11月19日报道,26岁的翻译专业学生冀禹辰凭借在西语语法和口语方面的过人能力获得了第一名。冀禹辰在获胜后向埃菲社表达了激动的心情:“我没有想象过自己能获得大赛的第一名。”“西语最令我喜欢的地方是,它拓展了我的视野,为我打开了通往一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大门。”冀禹辰曾在智利从事过3年汉语教师的工作,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联合国译员。

  冀禹辰说,在智利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对他的西语口语能力有很大帮助。

  报道称,本届大赛的评委会由18位中国和西语国家的媒体、院校代表及外交官组成,其中包括埃菲社的代表。

  获得第三名的向思聪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学习西语只有3年。向思聪酷爱学习外语,除西语外还掌握了意大利语。他在比赛中熟练使用了一些高难度的专业词汇,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约有200名选手报名参加了初赛,初赛分为北京和上海两个国内赛区,以及墨西哥城和利马两个海外赛区。

  事实上,目前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有100多所高校在进行西班牙语课程教育,有34000余名注册学生。另外,私立学校还有数千名学生。


  中文成为美国居民第二经常使用外语 仅次西班牙语

  新华社洛杉矶7月7日电(记者黄恒)美国24/7华尔街网站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居民最经常使用的外语中,中文位居西班牙语之后,排名第二。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7日报道,这项调查依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5年美国消费者调查数据中的“在家中最经常使用的外语种类”选项,并参照了人口普查局各州居民族裔情况。

  美国有超过4000万西班牙裔人口,西班牙语在各州几乎都是居民最常使用的外语,经常讲中文的人口有210万,位于次席。此外,他加禄语、越南语、法语、阿拉伯语和韩语的经常使用人口也超过100万。

  在州层面,除去西班牙语,德语在11个州是最经常使用的外语,越南语在7个州是最经常使用的外语,最经常使用中文的州包括阿肯色、马里兰、新泽西、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

  在加利福尼亚州,他加禄语是西班牙语之外居民最经常使用的外语,使用人口达83.2万,占加州总人口的2.1%,其后是中文、越南语、德语和法语


  《牡丹亭》首次译成西班牙语 西媒:中国古典文学太神秘

  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西媒称,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人眼中充满神秘色彩,但实际上与西方文学还是有相通之处。生活在明朝末年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是与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齐名的剧作家,仿佛冥冥注定一般,3位文学巨擘均在1616年去世。

  西班牙《阿贝赛报》1月19日报道,汤显祖曾出仕为官,虽仕途艰难,但期间从未放弃诗词戏曲创作。由于开罪了内阁首辅张居正,汤显祖在34岁“高龄”才得以进士及第。他曾担任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职,但终因针砭时弊而遭到贬压。

  汤显祖遇赦后曾于1593年至1598年任浙江遂昌县知县,弃官返乡前创作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戏曲作品之一——《牡丹亭》。

  汤显祖著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4部戏曲作品。由于这些剧作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紫钗记》原名《紫箫记》,大约创作于1577年,却因被认为影射时政而辍笔,10年后改为《紫钗记》。其余3部剧作基本上都是在他归隐后创作。汤显祖将中国的传奇戏曲形式推上了一个巅峰。

  西班牙汉学家阿莉西亚·雷林克·埃莱塔首次将汤显祖的《牡丹亭》翻译成西班牙语。由于中国的传奇戏曲属于音乐剧,因此雷林克使用特殊字体将戏曲唱段加以区别。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涉及到3个主题:梦想、死亡、爱情。他的写作风格时而抒情,时而悲怆,时而幽默,在作品中呈现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他的戏曲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僵化的家庭关系,以及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编译/刘丽菲)


  中国首份西班牙语人才就业流动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李纯)《中国西班牙语人才就业和流动调查报告》15日在京发布。该报告历时三个多月完成,是中国第一份全面调查西班牙语人才就业与职业流动的报告。

  报告称,调查表明,近十年来西班牙语教育取得了跳跃式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力市场结构。首先,西班牙语人才整体呈现年轻化;其次,短期内大量新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院校,由于缺乏经验,客观上为市场输送了良莠不齐的西班牙语从业者,毕业后的待业问题比十年前有所加重;最后,新兴院校师资的匮乏和传统高校对于长期良性发展的要求催生了对高层次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

  报告指出,教研单位取代政府机关成为继企业之后第二大西班牙语人才吸纳地。企业、教研机构和政府机关三者之间薪酬待遇差异明显,但后两个部门由于可以提供更为稳定的职业预期,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偏好稳定的西班牙语人才。

  报告同时指出,在职业发展前期,在教研机构和政府机关供职的人员就业满意度高于企业从业人员。但随着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企业部门的满意度上升,而教研机构和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下降。从长远来看,教研和政府机构或将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报告表示,选择进入公司的西班牙语人才大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行业主要分布在贸易、信息通讯、基础建设、能源和制造业,从事的职业集中于翻译助理和销售等非语言类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职业满意度不高,且主要由薪资水平决定。同时在某些需要外派的岗位和企业,也出现了因个人或家庭原因而离职的情况。

  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和拉美INCAE商学院联合发起中国首次“西班牙语人才就业和流动调查”,对中国西班牙语人才的就业方向、流动状况以及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帮助西语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洞察当前西班牙语人才的供求状况,帮助西班牙语人才全面了解就业前景和可能的职业发展瓶颈,同时帮助高校西班牙语教育者根据调研数据适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使西班牙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完)


  外媒:西班牙语法语跟汉语争夺全球第二大外语

  参考消息网12月15日报道外媒称,塞万提斯学院的西班牙语年度报告指出,英语仍是全球第一大外语,而西班牙语、法语和汉语正在争夺第二的位置。

  据欧洲新闻社12月13日报道,报告称,目前全球有7.8%的人口说西班牙语,预计西班牙语裔人群的比重将在2050年前保持稳定。到2060年,美国将成为继墨西哥之后第二大西班牙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届时将有超过28%的美国人说西班牙语。

  这份自1998年开始公布的年度报告指出,目前还没有针对不同语言学生数量的深入分析,但全球将西班牙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总数估计在2100万左右。

  塞万提斯学院秘书长拉斐尔·罗德里格斯-庞加表示,由于非洲法语国家人口的不断增长,到本世纪中叶,法语人口的数量或将超过西班牙语。预计到2100年,西班牙语人口数量将出现回落,报告认为这与西班牙语国家人口的减少有关。

  从世界上最常用的5种语言来看,塞万提斯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1950年至2050年中文、英语、西班牙语、印地语和阿拉伯语人口发展趋势显示,以中文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比例出现下降,以西班牙语和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口比例持续缓慢上升。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口相对增长较大。

  报告还公布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例如西班牙语是推特网站上第三大最常用的语言(13.4%的推特用户说西班牙语,仅次于英语和汉语)以及脸书网站上第二大最常用语言。

  此外,西班牙语也是近15年来在互联网上发展最快的语言之一,尽管与排名靠前的阿拉伯语、俄语和汉语仍有一段距离。(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