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4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4月24日,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与知识产权主题培训会举行。会上发布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2017年度)白皮书。根据白皮书显示,发生在高新区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网络化特征明显,涉及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四新经济”)的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增多。这也折射出高新区互联网相关产业经济活跃度增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2017年度)白皮书

  白皮书中提到,在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建立自贸试验区的背景下,一方面,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这表现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网络化特征突出,侵权对象上,从传统的文学书籍、摄影作品、美术作品、音乐电视作品,扩大至网络游戏、手机应用程序、网页设计等多种作品形式;侵权方式上,随着互联网与内容产业的融合走向纵深,侵权方式逐渐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兼具有广泛性、快速性、隐蔽性的侵权特点,并随着网络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侵权传播与存储相分离;权利主体上,由作者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著作权委托管理机构转变,由此导致集团诉讼案件增加。此外,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的侵权纠纷增加。

  另一方面,高新区市场主体技术创新活跃程度增强,催生出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知识产权纠纷。如近两年,高新法院首次受理涉及深度链接、聚合盗链、云存储空间分享等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以及涉及修改产品、屏蔽广告、虚假宣传等新类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等。近两年权利人主张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纠纷137件,比上两年增加56件,增幅达69%。

  同时,高新法院自身也在适应互联网大环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新模式,构建了首批特邀调解组织,选出了专家学者、律师、退休法官等共计10名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高新法院的首批特邀调解员。当事人可通过互联网预约调解员,在调解员主持下,三方以在线视频对话方式对部分案情相对简单、责任比较明确、当事人有调解意愿的知识产权纠纷进行网上远程调解。该平台还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一解纷辅导一在线调解”的一体化全程诉讼服务。2016至2017年,高新法院通过网络平台共调解涉知产案件40件,经调解撤诉结案151件,调解撤诉率达到53.65%,案件审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